[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凝结水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8959.1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0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贾中华;丁晔;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00 | 分类号: | F28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2600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凝结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凝结水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凝结水回用装置在使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蒸汽排放,即凝结水在回收的输送过程中,降压闪蒸出的部分二次闪蒸汽以及疏水阀泄漏的部分一次蒸汽通过封闭式集水容器的安全阀排空,凝结水的热能无法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回收凝结水的压力和流量增大以及疏水阀的漏汽率增大时,封闭式集水容器内的蒸汽量也随之增大,安全阀的排放蒸汽量也相应增大,造成热能的浪费。
现有的凝结水回用装置通过安全阀的开启来排除不凝性气体,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生产,浪费大量蒸汽,而且还难以及时排除不凝性气体。原因是通过安全阀的开启来排除不凝性气体,需要在排放不凝性气体之前先将封闭式集水容器的压力提升至超出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不仅使得封闭式集水容器承受的压力处于危险压力的边缘,而且提高了疏水阀的背压,影响疏水阀正常排出凝结水,如要及时排除不凝性气体,则需安全阀频繁开启,势必安全隐患更大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现有的凝结水回用装置中,解决水泵汽蚀的方法是在封闭式集水容器内增加消除涡流的装置,或在水泵进水管中增加回流喷嘴。但这两种防止水泵汽蚀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均不佳,原因是消除汽蚀产生条件的区域无法与水泵的汽蚀区域重合或接近,而在这两个区域之间的管道中,凝结水由于受到管道阻力和水泵抽吸作用的影响,其压力会降低,仍能出现闪蒸,进而造成水泵汽蚀。
现有的蒸汽凝结水回用装置,凝结水采用电动水泵输送。当封闭式集水容器内的凝结水压力由于回收凝结水的压力和流量增大以及疏水阀的漏汽率增大而升高时,水泵无法利用凝结水新增的余压输送凝结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凝结水回用装置,其能够适用于凝结水压力和流量波动大,疏水阀漏汽率大的系统,且能够实现凝结水闪蒸汽多种回收利用和凝结水低耗能输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它包括压力平衡器、至少一台受压容器、安全阀、至少一台换热装置、至少一台带汽蚀消除装置的水泵、汽-汽喷射器、水-汽喷射器、调控阀、止回阀、系统控制柜、传感器和底盘;压力平衡器、受压容器、安全阀、换热装置、带汽蚀消除装置的水泵、汽-汽喷射器、水-汽喷射器、调控阀和止回阀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受压容器和带汽蚀消除装置的水泵都与底盘固定连接,系统控制柜通过电缆分别与传感器、带汽蚀消除装置的水泵和调控阀连接。
所述换热装置是指蒸汽直接混合换热设备和/或蒸汽间接换热设备;用于冷凝和冷却所述受压容器罐内引出的蒸汽和水,减少所述受压容器内蒸汽通过安全阀排放,降低受压容器出水的温度,减少或消除受压容器出水中的汽泡,降低水泵的耐温要求。
所述带汽蚀消除装置的水泵由汽蚀消除装置和采用变频或相控方式控制电机转速的高温水泵固定连接构成;高温水泵的进口与汽蚀消除装置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汽蚀消除装置的高压进水端通过回流调控阀和管道与水-汽喷射器的引射介质进口连接,所述水泵的少量回流出水引射凝结水从而将动力传递给凝结水,消除水泵产生汽蚀和汽塞的条件,进而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增加水泵运行的稳定性;高温水泵的出口通过手动调控阀、止回阀以及管道与回流调控阀、水-汽喷射器间的管道连接;回流调控阀与止回阀间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流量传感器Q1和一压力传感器P1,止回阀与水一汽喷射器间的管道上设有一流量传感器Q2。
所述压力平衡器出水口与受压容器的一个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压力平衡器进水口与至少一条凝结水管道连接,以便将不同压力的凝结水在压力平衡器内保持压力均衡,并输出到受压容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拓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