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评价防砂管性能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517.3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守为;孙福街;邓金根;曾祥林;姜伟;周建良;王利华;房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防砂管 性能 装置 | ||
1、一种室内评价防砂管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密闭高压釜体(3)、分流网(6)和中空的筒状支撑架(7);所述分流网(6)为筒状,嵌套于所述高压釜体内;所述筒状支撑架位于所述高压釜体的轴心处,所述分流网和筒状支撑架的下端均与所述高压釜体的下底面连接;所述高压釜体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油口(8),所述高压釜体下底面设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筒状支撑架的侧壁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为四个,均匀分布于所述高压釜体的同一高度位置侧壁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高压釜体的下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分流网和所述筒状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筒状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所述分流网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设置于所述高压釜体侧壁中部,所述高压釜体为圆筒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釜体、所述筒状支撑架和所述分流网的垂直于地面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出油口设与所述中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网紧贴高压釜内壁,其层数为至少一层,网孔直径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釜体的上底面为盖(4),下底面为底座(1),所述高压釜体的侧壁与其盖和底座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支撑架的侧壁均匀设有可使油和砂自由通过的若干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评价防砂管性能的装置还设有稳压供油系统(12)、压力监测系统(13)及流量监测系统(15);所述稳压供油系统与所述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监测系统包括分别与在所述高压釜体内壁、筒状支撑架外壁和待评价的防砂管外壁在与进油口相同垂直高度的位置设置的测压点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监测系统与出油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5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目标定位跟踪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应用光纤耦合器的荧光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