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陪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931.2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盛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陪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羽毛球练习的陪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羽毛球运动的辅助设备,主要是羽毛球发球机。这种设备多数用于测量羽毛球的球速,无法真正达到帮助运动员或羽毛球运动爱好者进行训练和练习的目的。这些发球机的发球原理为机械式发球,即使用机械控制球拍击球、使用机械手抛球或使用弹簧发球等方式来实现发球功能,由于其设计目的的原因,其存在以下缺点:
1、机械工作方式单一,控制功能不强。由于设计目的非用于训练练习,在产品设计上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不能满足发射不同类型球的要求,发球的远度和高度只有一种或者需要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后才可以改变为其他的发球高度和远度,远远不能满足训练练习的要求,并且极为不方便。
2、机械发球力度不够,发球的高度远度不理想。羽毛球场场长13.6m,宽6.2m,而这些发球机的发球落点不能保证覆盖全场。
3、可以同时装入的羽毛球较少,经常的要来回安装球,费时费力。
4、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
5、不能对使用多次的羽毛球进行再次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功能齐全、易控制、发球力度可调整而且操作简单轻松的羽毛球陪练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陪练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能够上下升降,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上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托球钩,所述的立柱上安装输球管,所述的输球管下端设有球筒,所述的球筒底部设有能够转动的转盘,所述的球筒上部设有发球器,所述的发球器与发球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发球器后端连接气动源机构,所述的发球器前端设有发球口,所述的发球口上面对应的设有送球系统,所述的送球系统安装在输球管的下端,所述的输球管下端和上端两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
所述的送球系统包括一夹球系统、驱使夹球系统中夹球爪运行的左右收缩汽缸,和送球时使夹球爪进行上下移动的上下收缩汽缸。
所述的发球口内设有羽毛球形状的羽毛球定位结构。
所述的发球口通过电机的驱使能够进行上、下、左、右的转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气缸、电机或气阀中的一种。
所述的气动源机构包括与气泵相连驱使球发射出去的两个输气管,所述的输气管与发球器后端相连,所述的输气管上设有气阀。
所述的羽毛球定位结构为锥形铁箍。
本实用新型采用夹球系统利用左右收缩气杆和上下收缩气杆进去夹球和发送羽毛球的分球方式,实现了逐个输送羽毛球的功能,有效的克服了羽毛球本身特别的形状所带来的分球难的问题;采用在输球管设置红外线感应系统,确保了机器进行正确的动作;采用在发球口内设置锥形类似于羽毛球形状的结构,解决了羽毛球定位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气体发射羽毛球,利用来自于不同的两路气压,可以在进行简单的操作后就可以改变的发射力度的大小,比如按钮,开关等方式就可以立即实现,不会像其他产品需要对机器进行重启动改变气路,重新设置气压进行繁琐的操作。机架可以上下移动,最大高度可以到2m,可以使陪练机的落球点覆盖羽毛球全场。这样的羽毛球陪练机,即可以发高球、平快球、网前球、俯射球等等。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功能齐全、操控方便,不仅球速可控制,而且发球落点准确,远近皆宜,真正达到了帮助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进行训练和娱乐的目的。另外结构简单、体积小,搬运储存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a至图3b为本实用新型送球系统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b为本实用新型发射器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5a至图5d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转盘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图。
图中:1.机架,2.升降器,3.隐蔽箱,4.输球管,5.送球系统,5.1夹球爪,6.发球口,7.发球器,8.球筒,9.转盘,10.立柱,11.托球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盛,未经陈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房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联屏主母线简便安装的低压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