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5543.4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军;胡雄光;蔡景春;郑敬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工业炼铁高炉热风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在高温风掺部分冷风的情况下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高炉向高效、高风温和长寿等方向发展。高炉系统由高炉本体、热风炉及其送风管道系统等设备构成,热风炉提供的风温一般高于高炉使用风温,混风结构是送风管道系统用于调节和稳定高炉使用热风温度的装置。
目前,送风管道上的混风结构有很多不同的布置方式,有通过三通形式简单混合的,也有设置混风炉形式混合的,有热风通入冷风管道混合,也有冷风通入热风管道混合的。随着高炉使用风温的提高,热风炉提供的风温越来越高,送风管道的风温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热风超温和冷热不均,导致管道烧红、开裂等问题,同时送风管道的混风系统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和积冷积热的影响,导致混风管道周边开裂和烧红,无法满足高风温管道混合调节风温的需要。
原有送风管道采用混风阀调节的混风系统,采用三通或环管四个冷风口混合方式,尽管结构设计简单,但在使用过程经常发现热风串入冷风管道,导致冷风管道的烧红和开裂,混合后风温在较长的送风管道中分布不均匀,导致高炉风口前的风温不均,无法满足高炉使用稳定和均匀风温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采用冷风旋流和扰流技术,不仅有效缓解热风串冷风管道的问题,同时能实现高温风快速降温,尽快达到均匀风温,减少管道出现局部高温烧红、开裂等问题。克服目前高炉热风管道风温调节存在的缺陷,改进冷热风混合结构,使高温风短时间内实现均匀降温,冷热风尽快达到混合均匀,减少管道局部高温烧红及开裂,满足高炉使用定风温操作的要求,延长高温管道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包括高温管道,冷风管道、环道和冷风喷口及扰流砖等部分。冷风管道与高温管道内一环道相连,环道末端布置10~30个喷口,喷口中心线与高温管道相切,高温管道内安装扰流砖。该结构可快速将1200~1300℃的高温风迅速降温,稳定高炉使用风温,满足高炉定风温要求,其最大降温幅度为100~15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风管道与高温管道垂直或平行布置,冷风管道直径为高温管道直径的0.3~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风管道与喷口通道分别与环道前端和末端相接,且环道内冷风流向与高温风流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管道壁内布置的冷风喷口形状可以圆形或方形,喷口中心线与高温管道垂直切面的夹角为30~60°,喷口中心线形成的切圆直径为高温管道直径的0.2~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管道内安装的扰流砖为2~4排,交错布置,每排为2~6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扰流砖形状为长方形或T形,扰流砖中心线与垂直切圆中心线交角为20~45°,扰流砖与高温管道中心线交角为60~90°。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在热风管道上安装使用,具有的优点如下:
1快速降温。其降温时间与常规三通混合方式比较,时间大大缩短。
2混风均匀。通过旋流和扰流后风温均匀性进一步提高。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安装多余设备,利用现有的高炉热风管道安装导流板和开设环道和喷口即可。
4混风精度高。控制关小混风管道前的阀门开度的1%,可降低风温1~1.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示意图。其中,冷风管道入口1、冷风管道2、冷风喷口3、高温管道4、环道5、冷风喷口通道6、高温管壁7、扰流砖8、混风管道出口9和扰流砖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B-B剖面示意图。其中,切圆1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C-C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D-D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系统实施示意图。其中,冷风管道12、热风炉13、风机14、热风管道15、高温阀16、冷风阀17、混风管道18、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19、高炉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19内部,如图1所示,冷风经冷风管道入口1、冷风管道2、环道5、冷风喷口通道6和冷风喷口3以切圆11相切旋流进入高温管道4,与高温管道4内的高温风进行混合,混合热风经扰流砖10、扰流砖8从混风管道出口9流出。系统实施如图6所示,由风机14进入的冷风75~90%的比例进入送风期的热风炉13加热后从变为高温风,从热风管道15出口,经高温阀16进入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19,10~25%比例冷风经冷风管道12和冷风阀17进入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19,经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19的混合热风,经混风管道18送往高炉20,供其使用特定要求风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