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5543.4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军;胡雄光;蔡景春;郑敬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调节 结构 | ||
1、一种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包括高温管道,冷风管道、环道和冷风喷口及扰流砖;其特征在于,冷风管道与高温管道内一环道相连,环道末端布置10~30个喷口,喷口中心线与高温管道相切,高温管道内安装扰流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冷风管道与高温管道垂直或平行布置,冷风管道直径为高温管道直径的0.3~0.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冷风管道与喷口通道分别与环道前端和末端相接,且环道内冷风流向与高温风流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高温管道壁内布置的冷风喷口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喷口中心线与高温管道垂直切面的夹角为30~60°,喷口中心线形成的切圆直径为高温管道直径的0.2~0.6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高温管道内安装的扰流砖为2~4排,交错布置,每排为2~6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风温调节混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扰流砖形状为长方形或T形,扰流砖中心线与垂直切圆中心线交角为20~45°,扰流砖与高温管道中心线交角为6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5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