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承受高功率的快速响应激光器光闸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5132.5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惠勇凌;姜梦华;雷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H01S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承受 功率 快速 响应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承受高功率的快速响应激光器光闸,属于大功率固体激光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激光器由于具有高能量存储,波长短、金属吸收率高、易于光纤传输等优点在工业材料加工、表面处理及军事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光闸是对从激光谐振腔出射的激光进行关闭和开放控制的一种装置,是激光器的重要部件。光闸的性能主要有运动元件的时间响应性,动作灵敏性和启停时刚性冲击力的大小,以及光吸收体对高功率激光的吸收能力。这些性能直接影响加工性能,如:在激光熔覆和激光快速成型中,开光总是比送粉滞后一段时间,这就大大影响了加工质量。所以,为了提高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工业应用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工件的加工质量,对光闸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目前,常用的光闸结构有气缸带动吸收体前后运动,如图1所示;吸收体不动,由步进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使激光全反镜移动(平动或转动),图2为和水平方向成45°角的激光全反镜平动的结构。图1结构,气缸直接带动吸收体运动,结构简单,体积小,但是吸收体的质量较大,加之气缸自身的运动稳定性影响,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吸收体动作不灵敏,响应慢,刚性冲击大,难以保证加工质量。图2结构,是由伺服电机带动齿轮齿条机构再使激光全反射镜移动,全反镜的质量远小于吸收体的质量,而且伺服电机运动响应性能优于气缸,齿轮齿条运动也很平稳,此结构运动稳定性好,刚性冲击小,反应灵敏,开关光时间短,但是这种结构复杂,所需器件多,往往体积较大,对于在空间尺寸上有要求的情况下,使用有限制,同时这种结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大功率固体激光器在工业应用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工件的加工质量,设计了一种新的光闸结构。本光闸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时间响应性好,开关光迅速,刚性冲击小,吸收体的吸收能力强,成本低,性价比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吸收体、激光全反镜和气缸,从激光器发出的光,经激光全反镜反射到吸收体内。吸收体包括壳体、内芯、尾端反射体和后端盖。其中:内芯的两端与壳体固连,内芯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间隙配合,在内芯的外表面设置有双螺旋线,双螺旋线在一个端部连通,双螺旋线的另一端与冷却水出入口相连;尾端反射体设置在内芯的端部,并通过后端盖与壳体固定。气缸与激光全反镜相连,能够带动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激光全反镜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内芯的内表面设置有肋壁,肋壁为圆环状结构,并与内芯的内表面连为一体,肋壁沿内芯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首先,采用气缸带动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激光全反镜沿竖直方向运动,气缸带动质量轻的全反镜运动,很好的改善了运动的稳定性,减小了刚性冲击。全反镜沿竖直方向运动比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方向运动,缩短了运动行程,从而在相同条件下缩短了运动时间,也就意味着缩短了开关光的时间。其次,对吸收体的设计,采用双螺旋结构做为循环冷却水的水流通道,增加了水流动的距离,增加了水在吸收体内部循环的时间,使得吸收体冷却更加充分,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也增强了吸收体对高功率激光的吸收能力,同时内芯的内表面采用表面肋化的方法,扩大其传热面积,增强热传递,这种结构还具有阻碍进入吸收体内的激光逸出的作用。再次,这种光闸的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气缸带动吸收体运动结构简图;
图2机械驱动反射镜运动结构简图;
图3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图;
图4吸收体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吸收体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6内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壳体、内芯组合示意图;
图8后端盖结构示意图;a、后端盖整体示意图,b、后端盖剖切图
图9尾端反射体结构示意图;
图10后端盖与尾端反射体组合示意图;
图中:1、激光器,2、吸收体,3、外部热交换器,4,激光全反镜,5、气缸,6、齿轮,7、齿条,8步进电机,9、进水口,10、出水口,11,螺纹连接孔,12、吸收体外壳内孔,13、双螺旋水流通道,14、吸收体内芯内孔,15、肋壁,16、沉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3~图10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5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PCB软板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