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419.4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祥 |
主分类号: | B66F7/28 | 分类号: | B66F7/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陈长庚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蹬 提升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作业使用的脚蹬式提升机,属于提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涂装、贴面、抹灰、保温等施工中,以及高层建筑外表面的保洁、清洗、维护保养作业中,都广泛地使用升降设备。同时升降设备还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船舶制造、水库建设等各种工业施工中。脚蹬式提升机多种升降设备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操作者可以像蹬自行车一样使提升机带动吊篮上升和下降,不蹬时自动锁定。操作者可以随意控制速度,吊篮的升降平稳。由于这种脚蹬式提升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省力、可快速变换施工地点,因此受到施工单位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实践,制作单位和使用者发现,这种提升机还有一些不足,它的提升机减速器的外壳采用整体铸造工艺,在壳体的侧面必须开有向壳体内放置齿轮等部件的侧孔,容易进入灰尘,使摩擦阻力增大,加大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特别是由于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壳体内无法安装引导钢丝绳运动的装置,在向大齿轮V形槽内穿入钢丝绳时,钢丝绳很容易错位,引起绞绳故障。这种故障在转场安装设备时经常发生,影响了安装速度,确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灰尘进入、不会发生绞绳故障的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它包括脚踏板、踏板轴、踏板齿轮、传动齿轮、大齿轮、踏板轴轴承、传动轴轴承,其改进之处是,它的减速器外壳为钢板冲压的两体结构,每个半壳为有一个侧面的长方体,另一面开口相对,沿侧面周边连接有垂直的侧边,侧边的另一边有向外翻的连接边,连接边与侧边垂直,连接边上有连接螺孔,两个半壳体的侧边、连接边、连接螺孔相对应。
一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所述的外壳的壳体内有钢丝绳引导片,引导片为两个长方形钢片,垂直焊接在外壳体的侧面内壁上,其焊接轨迹为从大齿轮的两侧分别沿着大齿轮的下边缘,中间部位有空隙。
一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所述的外壳的壳体上有向外的凸起,凸起与踏板轴轴承、传动轴轴承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与脚踏板轴承相对应的凸起上还有轴孔,轴孔与踏板轴相匹配。
一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所述的外壳的壳体上焊接有导轮支架和提升机连接管,外壳上对着导轮支架的位置上有钢丝绳穿孔。
采用这种结构的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外壳为两体结构,在内部安装齿轮等部件很方便,因此不用在壳体侧面开口,避免了灰尘进入;同时由于外壳可以打开,能够在壳体内部安装引导钢丝绳移动的引导片,钢丝锁就不会产生绞绳的故障,解决了安装时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壳的一个外侧面示意图;
图3是外壳一个内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外壳1、侧面2、侧边3、连接边4、连接螺孔5、引导片6、凸起7、轴孔8、导轮支架9、提升机连接管10、钢丝绳穿孔11、脚踏板12、踏板轴13、踏板齿轮14、传动齿轮15、大齿轮16、踏板轴轴承17、传动轴轴承18、传动轴19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器外壳1为钢板冲压的两体结构,每个半壳均为长方体,长方体有一个侧面2,另一面开口相对,沿侧面2周边连接有垂直的侧边3,侧边3的另一边有向外翻的连接边4,连接边4与侧边3垂直,连接边4上有连接螺孔5,两个半壳体的侧边3、连接边4、连接螺孔5相对应,安装时两个半壳体相对,连接边4上的连接螺孔5对准,穿入螺栓后紧固成一体。长方体侧面2的四个角呈圆角,侧面2与侧边3的连接也呈圆弧状,这样在冲压成型时便于加工。
参见图1,外壳1的壳体上有向外的凸起7,凸起7与踏板轴轴承17、传动轴轴承18、传动轴19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与脚踏板轴承17相对应的凸起7上还有轴孔8,轴孔8与踏板轴13相匹配。这些凸起7与原有的一体铸造外壳安装轴承的铸造凸台向对应,原有的凸台外还要安装封堵,需要钻孔、套扣等工序,这种两体冲压结构省略了这些工序。
图3显示,在外壳1的壳体内有钢丝绳引导片6,引导片6为两个长方形钢片,垂直焊接在外壳1的侧面2内壁上,其焊接轨迹为从大齿轮16的两侧分别沿着大齿轮16的下边缘,中间部位有空隙。安装时,钢丝绳从导轮支架9对着的钢丝绳穿孔11进入壳体1,钢丝绳沿着大齿轮16的V型槽向下移动,在碰到引导片6后即沿着引导片6环绕大齿轮V型槽向前,一直到从大齿轮16的另一侧钢丝绳穿孔11穿出。由于引导片6的作用,钢丝绳不会脱离V型槽而产生绞绳的现象,克服了一体铸造外壳难以解决的问题。
参见附图1、2、3,外壳1的壳体上焊接有导轮支架9和提升机连接管10。
这种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的内部传动结构与现有的脚蹬式提升机减速器相同,不再详述。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内部传动结构图也并非完整的零件安装图,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与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不能做为制作或维修的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祥,未经李庆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