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5632.5 | 申请日: | 2009-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伟;陈斌;龚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P3/14 | 分类号: | B60P3/14;B64F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平和 倾斜 功能 飞机 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航专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
背景技术
飞机除冰车是一种冰雪天气下用于清除飞机表面的积雪和污染物的装置,其对于保障飞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除冰作业的安全以及提高除冰作业的效率,国际民航组织对飞机除冰车的设计和结构提出了相应要求,要求飞机除冰车的作业高度和水平范围需分别达到13米和8米。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飞机除冰车主要包括作为运动平台且带有底盘的车辆、安装在底盘上的储液箱、加热器和管路喷射装置、下端安装在底盘上的举升机构以及设置在举升机构末端的高空作业栏。其中举升机构可以采用折叠式,也可以采用伸缩式。由于折叠式举升机构具有举升速度快、作业空间大等优点,因而应用较为广泛。除冰作业时,工作人员需站在高空作业栏内手持喷枪对飞机的表面进行除冰操作,因此,不论举升机构处于何种位姿,高空作业栏都必须处于水平的状态,以此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但是,随着作业空间和高度的加大,加之飞机表面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曲面,因此除冰作业过程中高空作业栏需要采用多种角度和位姿,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时,高空作业栏就易于出现前后方向的倾斜,而除冰车辆则由于举升机构的重心偏离车辆的重心而易于出现左右方向的倾斜,因此对于高空作业栏的水平调整和除冰车辆本身的防倾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飞机除冰车主要采用自重、机械和静液压三种方式进行调平。其中自重调平方式所采用的调平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配重的原因而易造成高空作业栏的晃动;机械调平方式通常采用平行四连杆机构进行调平,具有可靠性高及连续性好等优点,但是为了保证高空作业栏的稳定,平行四连杆机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但这样又会增加举升机构的自身重量;静液压调平方式所采用的调平机构具有调平精度高的优点,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调节速度慢,因此这种调平方式的滞后现象较为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的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包括作为运动平台且带有底盘的车辆、储液箱、加热器、管路喷射装置、三自由度举升机构、高空作业栏、作业栏调平装置、车体水平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储液箱、加热器和管路喷射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三自由度举升机构的下端通过转台安装在底盘的中后部,因而能够整体进行转动,其包括首末端依次铰接的第1~第3折叠臂和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台和第1折叠臂、第1折叠臂和第2折叠臂以及第2折叠臂和第3折叠臂上的第1~第3举升液压缸;高空作业栏安装在第3折叠臂的末端;作业栏调平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1和第2调平液压缸;作业栏调平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1和第2调平液压缸;其中第1调平液压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2折叠臂的中部和第1折叠臂的上端,而第2调平液压缸的两端则分别连接在第3折叠臂的末端和高空作业栏上靠近第3折叠臂的外表面下部,并且两个调平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液压管路相连,有杆腔也通过液压管路相连;车体水平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一侧;计算机控制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用于控制三自由度举升机构的转动及第1和第2调平液压缸的动作。
所述的第1和第3折叠臂为平行四连杆机构,而第2折叠臂则为机械刚性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能够在除冰作业过程中车辆发生倾斜并超过极限值时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自动控制三自由度举升机构进行旋转,以使车辆恢复正常状态;而在高空作业栏发生倾斜时利用两个调平液压缸的协同动作而使高空作业栏回复到水平状态,因而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因此能够保证除冰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自动调平和防倾斜功能的飞机除冰车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6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挡风板组合结构
- 下一篇:警车内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