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252.8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8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吉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00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摩托车 起落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辅助轮,尤其涉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都是一种广泛被使用的交通工具,在湿滑的路面骑行有时会摔倒。为防止摔跤,人们经常将双脚落在地面上,用以支撑车体以保证车体的平衡。然而,如果路面有集水会将鞋弄脏了,给人们带来不便、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在湿滑路面、缓慢行驶或停止行驶之前,降下安装在上述车上起落式辅助轮,用以支撑并使车体平衡,防止摔跤,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或防止弄脏了鞋、裤,保障正常的行驶速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主要有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式辅助轮是由分别连接固定在后车轮两侧轴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分别通过轴连接有传动机构中的活动臂,连接活动臂与车梁的拉簧,或限位套在连接活动臂与连接板的轴上,一端与活动臂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臂后面同连接板一体的挡块相连的扭簧,连接活动臂上侧与踏拉机构角杆下杆的闸线,活动臂通过轴连接有辅助轮所组成。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其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活动臂,连接活动臂下部与车梁的拉簧,或套在连接活动臂与连接板的轴上,并用限位板上的螺帽与轴连接限位,其一端与活动臂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一体的挡块相连的扭簧,车梁两侧活动臂的上侧分别通过闸线与踏拉机构角杆下杆连接组成。
以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其所述的踏拉机构是由闸线,车梁上通过轴连接的角杆,该角杆上杆上的踏板,与前车梁连接的顶拉杆,或连接角杆与车梁上定位板所用的的定位销构成;所述的角杆下杆通过闸线与车梁两侧的活动臂上侧相接。
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主要包括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式辅助轮是由分别固定在后车梁两侧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分别连接有传动机构中的活动臂及与活动臂连为一体的副臂,以及它们之间通过轴连接有的辅助轮;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活动臂及与其相连的上滑道、下滑道,与上滑道相连的电机,处在下滑道上部的活动臂上的齿条,与齿条互相啮合并通过轴与电机相连的齿轮、电机与设在车把手上的电开关组成;上滑道和下滑道与连接板相连接。
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主要包括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式辅助轮是由分别固定在车梁两侧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通轴连接与踏拉机构角杆上杆成一体的筒式活动臂;连接筒式活动臂下侧与踏拉机构角杆前部的传动机构的拉簧,或套在车梁两侧连接筒式活动臂与连接板的通轴上,并用限位板上的螺帽与通轴连接限位,其一端与筒式活动臂相连,另一端与活动臂后面同连接板成一体的挡块相连的扭簧,筒式活动臂通过伸缩杆连接固定的辅助轮构成。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其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筒式活动臂,连接车梁一侧筒式活动臂下部与车梁的拉簧,或套在车梁两侧连接筒式活动臂与连接板的通轴上,并用限位板上的螺帽与通轴连接限位,其一端与筒式活动臂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板一体的挡块相连的扭簧;与踏拉机构中角杆的上杆连为一体的车梁两侧的筒式活动臂组成。
以上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拉机构是由通过通轴与车梁两侧的连接板相连的一个角杆,角杆上杆踏板,连接前车梁的顶拉杆,或连接角杆与车梁上定位板所用的的定位销构成。
上述的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湿滑路面缓慢行驶或停止行驶之前,降下安装在上述车上辅助轮,用以支撑车体平衡,可以防止摔跤,提高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路面集水弄脏了鞋、裤等,保障车的正常的行驶速度。所述的起落式辅助轮左右跨度大,支撑能力强,是一种稳固的车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结构示意图(之一,辅助轮处于落地状态):
图2为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安装在摩托车上示意图(之二,辅助轮处于落地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用起落式辅助轮结构示意图(之三,辅助轮处于落地状态);其中
1-车梁 2-定位销 3-踏板 4-顶拉杆 5-闸线
6-拉簧 7-车轮 8-辅助轮 9-活动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吉,未经董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