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刚石锯片节块自动冷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8045.3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9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潘薇;于庆增;张跃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三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2 | 分类号: | B22F3/02;B22F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锯片节块 自动 冷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直接应用于金刚石锯片节块压制的自动冷压机。
背景技术
金刚石锯片节块(也称作刀头)通常由几种金属粉和金刚石磨料组成,金刚石锯片节块的压制成形有以下几种生产形式:人工将混合粉料按每个节块重量用天平称料分份,再将每份粉料投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油压机压制;人工将混合粉料投入到模具腔,注满后沿模腔上表面刮平粉料,靠内腔容积尺寸决定成型刀头的重量,然后将模具放入油压机压制;自动冷压机压制,即将以上两种生产方式自动实现。
由于粉末成形节块的重量有较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各节块重量的一致性直接影响节块密度的一致性,从而影响锯片使用寿命。所以人工生产常不能满足要求。随着近几年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超硬石材切削效率高、锋利好用的多层锯片节块受到欢迎,金刚石锯片制造企业对冷压机性能的要求也发生变化并不断提高。目前节块压制成形有两种分投料方式:粉料经天平称重后投入模腔,简称称重投料;直接将粉料投入到模具腔,注满后沿模腔上表面刮平粉料,靠精确的内腔容积尺寸和粉料的堆积密度决定成型刀头的重量,简称定容投料。这两种投料方式各有优缺点:称重投料需有高精度的力传感器和能有效控制超重的向天平上均匀送料的机构,其结构复杂、成本高;秤料过程时间长、效率低;称量后的整份粉料直接投入模具腔体,在模腔内造成粉料堆积不平整,影响节块边角密度。其优点是粉料重量不受粉料堆积密度变化的影响,重量控制精度较高。定容投料装置结构简单,投料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当粉料堆积密度波动时,影响分料的重量精度(重量重复精度)。受粉末流动性影响,模具容腔越深时,重量控制精度越不稳定,偏差越大。现有定容投料工艺均需将粉末制粒,粉末制粒可增加其流动性、提高定容投料重量精度。国内生产制造的用于锯片节块压制的自动冷压机为机械式冲压机,定容投料方式,一次只能压制一个单层节块;压制由机械机构实现,压力不可调整;节块尺寸变化时模具容腔深度尺寸调整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生产金刚石锯片节块用自动冷压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机框架,上、下油缸,液压站固定在主机框架上,下油缸设置有控制系统,下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安装下压头,节块模具固定在投料平台上,节块模具上端面与投料平台台面齐平,投料装置设置在节块模具容腔的两侧;推成品气缸固定在投料平台上,对应推成品气缸设置成品收集盒,与投料气缸成90°设置;主机框架上部设置液压站,液压站油箱直接与下面的上油缸连接,上油缸下端设置有上压头,上油缸配备辅助油缸。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下油缸内设置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微处理控制器连接,下油缸底部安装比例方向阀,下油缸外侧设置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方向阀、比例溢流阀分别连接在微处理控制器上。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下油缸内设置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微处理控制器连接,下油缸底部安装电磁换向阀,下油缸外侧设置有比例溢流阀,在下压头与下油缸之间安装可上下调节的挡铁,电磁换向阀、比例溢流阀分别连接在微处理控制器上。
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盒、投料气缸,储料桶设置在投料盒上方,储料筒通过输料软管与投料盒连通。
设置两个小缸径辅助油缸分别置于上油缸两侧,通过三个油缸活塞杆的刚性连接保证三缸活塞快速同步运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压力控制、调节方便,利用液压系统同时实现节块压制和模具容腔定位及调整,使整个设备系统简洁、可靠;冷压机采用框架结构,避免了四柱式压机因螺母易松动带来的上下横梁移动隐患,使上下压头稳定不移动,从而压头对节块的快速压制安全、位置准确;可同时压制多个节块,生产效率高;由于压制节块多必将需要增大压机吨位,即增加主油缸缸径。为此为主油缸配备辅助油缸,实现大油缸快速运动而不用增加油泵流量,使液压站功耗降低60%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使整机成本大大降低,油压机设计吨位可以大于40吨,可同时压制1~6个节块。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锯片节块自动冷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三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三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的非线性吸收测量装置
- 下一篇:方便移动的熏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