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的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5542.8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69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鲍卫宁;张广世;张文举;岳峰松;刘书阳;刘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青岛锐德世达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21/067;B60G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 鸿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入口 城市 客车 驱动 空气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悬架装置,具体地指一种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的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城市客车悬架部件分为板簧悬架和空气悬架两大类,其中空气悬架又可分为全空气悬架和由板簧和气囊共同组成复合式悬架系统。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城市大力推行“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客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板簧式悬架前悬架,由于垂直载荷全部由板簧承受,系统的隔振性差,平顺性不好,且空、满载时车高变化大,即乘降性差;而复合式空气前悬架结构,由于汽车的垂直载荷由板簧和气囊共同承载,其较板簧悬架在隔振性、平顺性上有所提高,但与较高级的客车标准还存在差距,且相对板簧式悬架其抗侧倾稳定性有所下降。
而且,现有悬架的结构和布置存在着很大缺陷,占用空间极大,城市客车前悬较短,为了实现低地板低入口,悬架可布置的空间很小;同时前后轴荷分配悬殊,空载时前轴荷偏小,客车运行时载荷变化频繁,现有的前悬架系统无法保证城市客车在各工况下运行时乘坐舒适、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布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抗侧倾能力强的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的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的驱动桥全空气后悬架,包括桁架式车架、后桥、固定连接在车架前、后两侧的前、后横梁和位于车架两侧、与前、后横梁相连的纵梁,所述前、后横梁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对全空气气囊总成,位于车架每侧的两个全空气气囊总成底部设置有一个“C”形的气囊支座,所述气囊支座的两端分别和与之对应的全空气气囊总成相连,所述后桥与两个气囊支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悬架还包括有一对分别设置于两侧前横梁底部和气囊支座之间的下推力杆,所述下推力杆前端活动连接在前横梁底部,后端分别与气囊支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全空气气囊总成包括气囊、分别设置在气囊顶部与底部的上气囊支座和气囊活塞,所述气囊采用带阻尼高度控制阀、且带附加室的气囊。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后横梁底部与“C”形的气囊支座两端之间布置有四个减震器,所述四个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地前、后横梁底部与“C”形的气囊支座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全空气气囊总成结合连接杆和导向杆的复合空气悬架系统,气囊承受全部载荷,既能保证客车有良好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加设了上推力杆和下推力杆,采用四气囊的配置,大幅提高抗侧倾刚度,使行驶中的车辆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采用这样的设置后,悬架无需横向稳定杆,悬架布置更加方便,悬架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青岛锐德世达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汉大学;青岛锐德世达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