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963.9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兴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兴驰 |
主分类号: | B08B6/00 | 分类号: | B08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静电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用的较多的是静电吸尘装置,很少涉及到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且目前市面上的吸尘装置还从未有过家居使用的尝试。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防尘装置和高压发生装置组成,所述的防尘装置由内层网(6)、外层网(11)、下底板(1)、上顶板(9)、电介网(7)、增强电容正极板(4)、增强电容负极板(12)、阳极接线柱(2)、阴极接线柱(14)、内层网储尘槽(5)、外层网储尘槽(13)和绝缘陶瓷支座(3、8、10、15)组成,内层网(6)和外层网(11)平行正对构成一电容,绝缘陶瓷支座(3、8)构成内层网(6)的支座,绝缘陶瓷支座(10)、(15)构成外层网(11)的支座;所述的高压发生装置由高压发生电路板(17)、电源线(19)、升压器(20)和开关(21)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静电防尘,安全节能、效果好、可作为房间窗户的纱窗使用、即能防蚊虫进入、又能防沙尘进入房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尘装置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发生装置电路图。
其中1-下底座、2-阳极接线柱、3-下绝缘支座、4-增强电容正极板、5-内层网储灰槽、6-内层网、7-电介网、8-上绝缘支座、9-上顶板、10-外层网上绝缘陶瓷支座、11-外层网、12-增强电容阴极板、13-外层网储灰槽、14-阴极接线柱、15-外层网下绝缘陶瓷支座、16-阳极导线、17-电路板、18-阴极导线、19-电源线、20-升压器、21-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容式静电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防尘装置和高压发生装置组成,所述的防尘装置由内层网(6)、外层网(11)、下底板(1)、上顶板(9)、电介网(7)、增强电容正极板(4)、增强电容负极板(12)、阳极接线柱(2)、阴极接线柱(14)、内层网储尘槽(5)、外层网储尘槽(13)和绝缘陶瓷支座(3、8、10、15)组成,其中内层网(6)和外层网(11)平行正对,构成一电容,电介网(7)采用介电常数较大材料制成,置于内层网(6)和外层网(11)正中间,以增强内层网(6)和外层网(11)的电容特性,增强电容正极板(4)和增强电容负极板(12)平行正对,置于下底板(1)上,该两极板构成的电容须有较大的电容,以加大内层网(6)和外层网(11)所构成电容的带电量,阳极接线柱(2)接在内层网(6)上,阴极接线柱(14)接在外层网(11)上,接线柱的另两端分别接在高压发生装置的正负极,内层网储尘槽(5)和外层网储尘槽(13)固定在下底座(1)上,可拆卸,口端分别和内层网(6)和外层网(11)相切,绝缘陶瓷支座(3、8)构成内层网(6)的支座,绝缘陶瓷支座(10、15)构成外层网(11)的支座,将内层网(6)和外层网(11)分别固定在下底板(1)和上顶板(9)之间;所述的高压发生装置由高压发生电路板(17)、电源线(19)、升压器(20)和开关(21)组成,电源线一端通过三孔插座接在家庭电路插座中,另一端经过开关(21)后接在升压器(20)的原线圈L1上,升压器(20)的副线圈L2接在电路板(17)上,电路板(17)由四个二极管VD1、VD2、VD3、VD4、和四个电容C1、C2、C3、C4构成桥式镇流电路,高压发生装置的导出端C、D分别为输出高压的正负极。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插座,打开开关,数秒后再断开开关,即可使用。
第二步,一段时间后,防尘效果不再明显,须再重复步骤一。
第三步,当要清理防尘网上灰尘时,须使整个装置处于断电状态,然后再倒掉储尘槽里的灰尘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兴驰,未经许兴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