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座椅滑轨及增强挡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863.0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陶平;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漕河泾新兴***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滑轨 剥离 强度 增强 装置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滑轨的剥离强度的增强装置,其包括在滑轨的下轨中固定连接的加强挡片,该加强挡片与变形的滑轨的上轨耦合而增强滑轨的剥离力。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是汽车座椅必须通过的一项较苛刻强制性安全试验。各国均对此试验制定有试验规范,如中国GB14167-1993,欧洲ECE 14,美国FMVSS 210等。尤其当座椅移至最后端时,由于滑轨的上轨后端部分长度处于下轨后端之外而在受力时不能被下轨包容,使得受力状态恶化。
为增强上轨后端部分长度处于下轨后端之外状况的滑轨剥离强度,常用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
一种典型方式是在上轨截面内增加一防剥离变形块。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时,载荷由安全带通过安全带固定支架传至螺钉,凸焊于上轨内的U形防剥离变形块用以限制上轨变形从而改善上下轨的啮合状况以提高其剥离力。采用该种滑轨剥离强度加强方式的滑轨,其剥离力仅依赖上下轨的啮合状况,力的传递完全通过上轨翼边传至下轨翼边然后通过滑轨固定螺栓传至车身。
另一种典型方式是在下轨截面内增加一剥离加强挡片。挡片以铆接方式固定于下轨上,在座椅正常前后滑动时挡片与上轨内表面有足够间隙不影响滑动,但在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时,该挡片即起到滑轨剥离加强的作用。该种解决方案滑轨剥离力大部分依赖上下轨的啮合状况,大部分力由上轨翼边传至下轨翼边然后通过滑轨固定螺栓传至车身,另外在上轨变形收拢后挡片顶端齿部位更能通过与上轨内壁摩擦或刺入上轨内壁因而也能分担一部分力并直接传递至下轨从而使剥离力更高。该挡片对顶端齿功能区要求很高,必须采用精冲以获得正确轮廓尺寸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且该挡片顶端齿功能区必须进行热处理以获得高的硬度以使其在强度试验时能够有效刺入上轨内壁以起到剥离力加强的作用。因而该挡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尤其是汽车座椅)滑轨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座椅滑轨及增强挡片,该座椅滑轨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对挡片功能区的强度要求降低。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包括设置在滑轨的下轨中的增强挡片,其特点是,还包括在滑轨的侧壁形成的开口,该挡片的顶端具有钩形轮廓,滑轨的上轨在变形收拢后,挡片的顶端的钩形轮廓与该开口啮合。
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开口为矩形孔。
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矩形孔的四角以圆角过渡。
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在滑轨的两侧壁对称地形成有多个所述开口,该增强挡片的顶端的两侧对称地形成有所述钩形轮廓。
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挡片滑轨的下轨铆接。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挡片,包括挡片本体以及在挡片本体的上端形成的功能区,其特点是,所述功能区是在挡片本体的上端形成的钩形轮廓。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上轨和下轨,上轨在下轨中滑动,其特征在于,在下轨的侧壁形成有用于所述的剥离强度挡片的功能区啮合的开口。
所述的座椅滑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开口是矩形孔,该矩形孔的四角均以圆角过渡。
前述汽车座椅的滑轨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还可用于其他领域的滑轨,以增强其剥离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滑轨剥离强度加强解决方案所用挡片由于无需刺入上轨就可与上轨耦合,从而采用普通冲压模具即可制作,不需热处理,因而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强度增强装置的汽车座椅滑轨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滑轨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滑轨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滑轨的立体图。
图5显示了图1所示的滑轨的下轨的矩形开口。
图6显示了沿图1中D-D线的剖视图。
图7显示了图1所示的滑轨在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汽车座椅滑轨包括上轨1和下轨2,下轨2通过螺钉4连接到汽车地板上,上轨1通过螺钉5连接安全带固定支架(没有显示)。下轨2中铆接有增强挡片7,上轨1的侧壁形成有多个矩形孔1a。增强挡片7的顶部的两侧具有对称的钩形轮廓7a。在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过程中,上轨1变形后,增强挡片7的钩形轮廓7a与均形孔1a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