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电控电助力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625.X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钟再敏;陈辛波;余卓平;王心坚;王阳阳;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7/12 | 分类号: | B60K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健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电 助力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传动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控操纵的带有助力电机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汽车传动技术领域主要的变速器种类中,具有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轴线固定式手动变速器(MT)传动效率高,制造加工方便,成本低、可靠性高,因此一直是国内车用变速器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但是MT在车辆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坡道起步等特殊行驶工况,相对其他类型变速器操作不方便;此外,换档时机掌握不好会增加燃料消耗和发动机的磨损,驾驶员的操作负担重。已知技术中有提出用自动操纵换档机构来替代完成手动换档操纵,即所谓的自动机械变速器(AMT)。但是该技术仍存在起步、换档品质差等问题,因此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专利200810042073.1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轴线式变速器的电助力传动装置,能较好地解决固定轴式变速器的简化操控和双动力输入单动力输出两方面问题。但该发明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变速器选/换档与发动机与助力电机有效配合的问题。发动机燃料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平稳换档起步等问题的解决也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用电控电助力传动装置,其在保留助力电机与变速器连接关系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引入伺服控制电机,分别操纵离合器和选换档机构,实现电助力传动装置的电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用电控电助力传动装置,包括置于壳体内的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车用发动机飞轮连接,所述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与所述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输入轴前端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实现离合器分离和结合操纵的离合器分离拨叉,所述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连接变速器选/换档机构,还包括一驱动电机和3个伺服控制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的输入轴末端相连,驱动电机的转子与输入轴同轴连接,驱动电机的定子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伺服控制电机分别与连接离合器分离拨叉的传动机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传动机构和变速器换挡机构的传动机构连接;还包括一电子控制单元,其与驱动电机和所述伺服控制电机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共用传动机构将所述3个伺服控制电机减少为1到2个,即利用传动机构将单个电机的运动分解为可控制的2个甚至3个输出。显然,这时需要增加辅助的控制机构,如电磁阀等电控闭锁装置等。
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
1)在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引入驱动电机,并且保持驱动电机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末端相连,即变速器的输入轴一端连接离合器从动盘,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这从原理上保证了唯一的助力电机既可以通过离合器实现与发动机的可控连接,又可以通过变速器实现与车辆的动力输出切断与速比切换。
2)在此基础上引入的伺服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操纵控制功能的自动化和协调配合,使得各种过渡过程平稳快速。
该汽车用电控电助力传动装置还必要地包括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协调控制驱动电机和3个伺服控制电机,实现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档位的平稳快速切换。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电助力变速器的自动操纵控制问题,简化了驾驶员的操纵。驱动电机的助力作用可以弥补电机伺服控制的响应速度不足问题,而电机伺服控制的引入可以辅助助力电机始终工作于最佳工作点,实现最佳助力特性,操纵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明显。系统简单适用,对现有技术兼容性好,可以充分采用现有零部件,具有突出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
1置于壳体内的轴线固定式齿轮变速器;2离合器;3离合器分离拨叉;4变速器选/换档机构;5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转子;7驱动电机定子;8、9、10伺服控制电机;11连接离合器分离拨叉的传动机构;12连接选档机构的传动机构;13连接换档机构的传动机构;14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烟机卷烟盘纸的收集装置
- 下一篇:灯泡包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