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7261.X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汉明;丁左红;蓝景恒;高秀敏;郭舒文;方宝英;庄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B27/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学 微分 实现 矢量 光束 系统 | ||
1、一种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透镜(2)、透镜(3)、透镜(4)、微分滤波器(5)、透镜(6)、起偏器(7)、分束镜(8)、1/2玻片(9)、转像反射棱镜(10)、变相板(11)、1/2玻片(12)、平面镜(13)、π相位板(14)和偏振分合镜(15),激光器(1)产生的TEM00模通过由透镜(2)和透镜(3)组成的扩束整形镜后经过透镜(3)准直,准直后的光束经过透镜(4)实现傅里叶变换,后通过频谱面上的一个微分滤波器(5),再经过透镜(6)得到TEM00模的微分结果TEM10模;TEM10模通过起偏器(7)和分束镜(8)分成两束光,一束光通过1/2玻片(9)和转像反射棱镜(10)后得到TEM01模进入偏振分合镜(15),另一束光通过变相板(11)、1/2玻片(12)、平面镜(13)和π相位板(14)进入偏振分合镜(15),与进入偏振分合镜(15)的TEM01模干涉叠加得到柱矢量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分滤波器(5)由激光器(16)、分束镜(17)、平面镜(18)、平面镜(19)、扩束镜(20)、扩束镜(21)、干板(22)和平台(23)构成,激光器(16)发出光束经分束镜(17)分成两束光,两束光分别通过平面镜(18)和平面镜(19)反射后到达扩束镜(20)和扩束镜(21),被分别扩束成成一定夹角的两束相干光,相干光投射到玻璃全息干板(22)上,干板(22)架置于一个能在水平面内转动的平台(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镜(18)和平面镜(19);扩束镜(20)和扩束镜(21)都是轴对称的。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光学微分实现柱矢量光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6)为氦氖激光器;平面镜(18)和平面镜(19)为普通的平面镜;扩束镜(20)和扩束镜(21)为伽利略型扩束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2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