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9576.X | 申请日: | 200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08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发动机 单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单向器,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
背景技术
单向器在摩托车发动机中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它在摩托车发动机的启动过程中起着单向动力输出作用,在此过程中,单向器必须适应冲击、高温、耐磨等恶劣环境。为使单向器达到上述稳定性,行业内不断的改进单向器的结构,如专利号ZL200820084147.3提到一种改进结构的单向器,其技术要点:在单向器本体的楔槽内,弹簧的一端作用于楔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将滚珠顶压在楔槽的另一侧壁上。弹簧为扁弹簧,弹簧圈呈椭圆形,长度与滚珠长度相等,以此来增大弹簧与滚珠的接触面积,增强弹簧与滚珠的稳定性。但是,此结构在单向器与其中心轴相互高速运动中,弹簧与滚珠的配合并不稳定,出现弹簧与滚珠装配偏移或脱落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簧与滚珠配合稳定的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包括单向器本体、滚珠、弹簧、单向器座。单向器本体上,围绕其中心轴孔设有若干开口朝中心轴孔的楔槽,单向器本体与单向器座配合安装后,滚珠和弹簧成组安装于楔槽内,弹簧圈呈椭圆形。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楔槽内,设有滚珠运动方向的导轨面,设有与弹簧伸缩运动方向一致的导轨面,与滚珠接触的侧端面,与弹簧端面接触的侧端面。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与弹簧端面接触的侧端面垂直于弹簧伸缩方向的中心线。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与弹簧端面接触的侧端面上,设一与弹簧配合一致的导向座孔。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导向座孔为盲孔。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导向座孔为“U”型槽。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落入单向器本体楔槽部分的单向器座中心孔边沿上,朝楔槽方向折一翻边。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单向器工作时,滚珠及弹簧都会在各自的轨道面上运动,同时弹簧一端已固定于弹簧的导向座孔内,不会发生偏移,更避免了滚珠和弹簧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包括单向器本体1、滚珠2、弹簧3、单向器座4。
参照图1,单向器本体1与单向器座4配合装配,单向器本体1上设有开口朝向中心孔11的楔槽12。楔槽12由与滚珠运动方向的导轨面121,与弹簧伸缩运动方向一致的导轨面122,与滚珠2接触的侧端面123,与弹簧3端面接触的侧端面124,以及导轨面121与导轨面122的过渡面125组成。侧端面124上设有与弹簧3配合一致的导向座孔126,导向座孔126为盲孔。单向器座4上,落入单向器本体1楔槽12部分的单向器座4中心孔边沿上,朝楔槽方向折一翻边41。
参照图2,单向器本体1与单向器座4配合装配,单向器本体1上设有开口朝向中心孔11的楔槽12。楔槽12由与滚珠运动方向的导轨面121,与弹簧伸缩运动方向一致的导轨面122,与滚珠2接触的侧端面123,与弹簧3端面接触的侧端面124,以及导轨面121与导轨面122的过渡面125组成。侧端面124上设有与弹簧3配合一致的导向座孔127,导向座孔127为“U”槽。单向器座4上,落入单向器本体1楔槽12部分的单向器座4中心孔边沿上,朝楔槽方向折一翻边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9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