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525.8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3/00 | 分类号: | F02B23/00;F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80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燃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由活塞、缸头组成,缸头上设有燃烧室、进气道、排气道。活塞顶部和缸头燃烧室、进气道直接与可燃气体接触,缸头排气道直接与废气排放物接触。发动机工作时,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温度可高达2千多摄氏度,由于活塞、气缸没有隔热层将可燃气体及废气排放物与之隔开,其高温迅速通过各接触面向活塞、缸头的各个部位传递,再由活塞、缸头的各个部位传递到其它零部件。活塞、缸头及与之相关的零部件的装配尺寸多为常温匹配,当高温时,由于受热膨胀效应,装配尺寸发生改变,但各零部件必须按以前的装配尺寸工作,这样导致各零部件相互挤压而磨损,使发动机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发动机的各性能指标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各零部件磨损,且有良好隔热效果的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包括活塞、缸头,缸头上设有燃烧室、进气道和排气道。活塞顶部和缸头燃烧室内壁、进气道内壁分别与可燃气体接触,排气道内壁与废气接触,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发动机燃烧结构中,与气体的接触面上设一隔热层。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设在活塞顶部及火力岸表面。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设在缸头燃烧室内壁上。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设在缸头进气道内壁上。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设在缸头排气道内壁上。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厚度为0.02-0.20mm。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隔热层的材料成份为陶瓷。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内的高温不再通过活塞、缸头进行传递,延长了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燃烧室内高温,在发动机工作时,从缸头进气道进入的可燃混合气由于受热膨胀而减量,减少了燃油的消耗,间接的将高温热能转换为了机械能,节省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的缸头进气道、排气道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结构,包括活塞1、缸头2。
参照图1,活塞1与缸头2组成燃烧结构,活塞1顶部11与缸头2的燃烧室21对应布置。活塞1顶部11上设有隔热层12,活塞1火力岸13上设有隔热层14;缸头2燃烧室21的内壁22上设有隔热层23。
参照图2,缸头2进气道24内壁上设有隔热层25;缸头2排气道26内壁上设有隔热层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天钇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