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发动机的启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3344.3 | 申请日: | 200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2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汪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荣林 |
主分类号: | F02N11/14 | 分类号: | F02N11/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发动机 启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发动机的启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27415C中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机组,具有一个内燃机和一个对车辆驱动轮作用的变速器,其中,一个变速器输入轴可同内燃机的输出轴联接,还具有一个电动机,它可通过一个中间变速器与变速器连接并且不仅可被转换用做起动内燃机的起动电机,而且也可被转换用作车辆机载电源供电的发电机,此外,该电动机可以借助于至少一个电子控制的离合器和一个飞轮质量使变速器在变速器换挡时同步。在发动机一定转速时,通过变换中间变速器传动比转换发电机转速,以便在内燃机空转到额定转速时总是能提供足够的电功率。该结构只有一个飞轮,电动机通过飞轮带动内燃机启动,此过程是通过电动机瞬间较大的动力带动,需要较大功率的电动机配合,成本高,同时,电池寿命大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启动速度快的机动车发动机的启动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机动车发动机的启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发动机的发电机,发电机与电瓶电连接,电机轴通过动力飞轮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动力飞轮与发动机动力轴之间通过动力离合器传动连接,其结构特征是发动机动力轴上还通过单向离合器传动连接有启动飞轮,启动飞轮分别通过启动离合器和传动机构与动力飞轮和发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设置单向离合的方向为发动机动力轴可加速启动飞轮,而启动飞轮不可以加速动力轴。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轴从发动机壳体一端或两端伸出,启动飞轮和动力飞轮同轴设置在动力轴的任一端上,并通过启动离合器相接。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轴为同心轴,从发动机壳体两端伸出,启动飞轮和动力飞轮分别设置在动力轴的两端上,并分别传动连接有启动齿轮轴和动力齿轮轴,两齿轮轴之间通过启动离合器相接。
所述动力离合器为断电接合,通电离开的电磁离合器;启动离合器为断电离开,通电接合的电磁离合器,两离合器分别并联电连接在电瓶上,电瓶电极输出端电连接有总开关。
所述发电机为交流发电机,通过磁力开关的一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分别与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电连接,磁力开关线圈、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电连接在电瓶上;其电机轴通过齿轮或皮带轮传动机构与启动飞轮传动连接。
所述发电机上设置有转速开关,并与动力离合器串联;转速开关上还并联有启动开关。当发电机达到设定转速时,转速开关断开,未达到设定转速时,转速开关为连通状态。
所述电瓶上还并联有继电器线圈,三个继电器常开触头分别与磁力开关线圈、启动离合器和动力离合器串联。继电器线圈与电瓶之间还串联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启动飞轮,通过单向离合器与发动机动力轴传动连接,还分别通过启动离合器和传动机构与动力飞轮和发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当发动机刚停止工作而马上又需要工作时,首先,使启动飞轮和动力飞轮在发电机带动下高速转动,此时,发动机是停止工作的;然后,当动力飞轮达到转速时,动力离合器接合,从而带动发动机起动;启动飞轮在单向离合器作用下带动发电机转动,为电瓶充电。其结构简单合理、电瓶工作稳定、寿命长、发动机启动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电机与电瓶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动力离合器和启动离合器与电瓶连接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机动车发动机的启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发动机1的发电机3,发电机与电瓶12电连接,见图3,电机轴通过动力飞轮6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动力飞轮与发动机动力轴之间通过动力离合器8传动连接,其发动机动力轴上还通过单向离合器9传动连接有启动飞轮5,启动飞轮分别通过启动离合器7和传动机构4与动力飞轮和发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发动机的动力轴从发动机壳体一端或两端伸出,启动飞轮和动力飞轮同轴设置在动力轴的任一端上。
参见图3和图4,发电机为交流发电机,通过磁力开关的一组动断触点KM1和动合触点KM2分别与整流电路13和逆变电路14电连接,磁力开关线圈KM、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电连接在电瓶12上,电瓶电极输出端电连接有总开关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荣林,未经汪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
- 下一篇:新型的单缸内燃机起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