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0684.2 | 申请日: | 200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天平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04;B60R19/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 地址: | 2140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 保险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杠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步进入家庭,成为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汽车产量逐年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车祸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减少车祸发生率,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有关部门及汽车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汽车保险杠作为汽车保护机构在汽车碰撞时可减少撞击力,对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起一定的作用。但现有的汽车保险杠与车架是刚性连接,因没有缓冲功能,当发生碰撞时,仍会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对车体和人员的保护作用于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最大程度的减少发生车祸事故时汽车因为碰撞给司乘人员所带来的损害。
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由保险杠和减震器组成,所述减震器包括缓冲弹簧、撞杆、壳体和通盖,缓冲弹簧设置在壳体内腔,撞杆一端紧抵缓冲弹簧,撞杆另一端连接在保险杠上,通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开口部,壳体固定连接在车架上。
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还包含以特征:
所说壳体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耳板,壳体通过耳板以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所说壳体也可轴向焊接一个固定板,壳体通过固定板以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所说减震器为2个,分别置于车架两侧。
所述壳体为金属焊接件或金属浇注件。
本保险杠机构由于设置了减震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受到的瞬间冲击力通过撞杆传递给减震器的缓冲弹簧,弹簧被压缩,碰撞时间得以延长,碰撞力被缓冲弹簧吸收而缓解,大大减小了碰撞带来的损害。该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生产成本较低,并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在汽车车架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装有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的汽车受撞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中的减震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减震器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保险杠机构中的减震器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视图。
图中构件为:1-保险杠、2-缓冲弹簧、3-撞杆、4-壳体、4-1-壳体底部耳板、4-2-壳体口部耳板、5-通盖、6-车架、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本汽车减震保险杠机构由保险杠1和两个分置在车架两侧的减震器组成。图3和图4是减震器的一实施例结构,它包括缓冲弹簧2、撞杆3、壳体4、通盖5,缓冲弹簧2设置在壳体4腔内,撞杆3一端紧抵缓冲弹簧2,撞杆3另一端连接在保险杠1上,通盖3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4的开口部。壳体4的底部有向外延伸的矩形耳板4-1,用螺栓通过耳板上的螺孔将其固定在车架6上(参见图1、图2)。壳体的口部通过耳板4-2与通盖5以螺栓连接封口(参见图3、图4)。
图5和图5是减震器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壳体4轴向焊接一个固定板7,壳体通过固定板7以螺栓固定在车架上,通盖5与壳体4的开口直接以螺栓连接封口。
当车辆一侧受撞击时,本保险杠机构由图1状态变为图2状态,即保险杠1向受撞击的一侧倾斜,该侧减震器弹簧被压缩,并使保险杠1的后端向车身后侧移动,能有效的减少车辆的变形。当撞击点位于保险杠1的中时,两减震器弹簧同时被压缩,则保险杠1的后侧两端部同时向车身后侧移位。
综上所述,本保险杠机构通过减震器的缓冲作用使车辆被撞击后的车损程度减小,安全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天平,未经吴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微型客车安全带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