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7045.0 | 申请日: | 200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6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汪琰;刘巧珍;唐斌;宾旭洲;王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移 转向 装载 行走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滑移转向装载机上的可以单手控制整车行走的机械操纵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制造的滑移转向装载机正处于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滑移式装载机的驱动方式为全液压驱动,其车轮的转动由液压马达驱动传动链轮,进而通过链条传递给车轮。这种机器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内部的安装空间十分有限,同时要求滑移式装载机在狭小的空间内能进行转向,并且能配置多种装载机属具,该装载机的控制点非常多,但其最大行驶速度仅为12.2公里/小时。这样,普通轮式装载机用方向盘带动转向器的转向模式以及在驾驶室内独立设置液压操纵杆的方式,无法在滑移转向装载机上实现。
现有的国外先进的滑移装载机的操纵机构在技术上各有不同,主要分为双手机械操纵、单手液压先导操纵以及单手电控操纵。双手机械操纵的方式是:双手向前推动操作手柄,装载机即前进;向后拉动操作手柄,装载机即后退;一前一后的推动操作手柄即可实现装载机的转向。虽然这种双手操纵机构的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但就人机工程学而言,单手操纵更方便,更符合操作者的操纵习惯。单手液压先导控制和单手电控控制虽然可以实现单手操纵装载机行走,但必须增加复杂的液压管路和液压先导阀或电控元件,操纵手柄的价格比较昂贵,制造成本比较高,维修难度大,并且由于采用复杂的液压和电控系统使得整个操纵机构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单手液压先导控制和单手电控控制存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故障率较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的可单手控制整车行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操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包括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操纵手柄、手柄杆,所述手柄杆与操纵手柄下部固定连接。还包括上连接杆机构、摆动杆机构、下连接杆机构,所述上连接杆机构的上端与手柄机构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杆机构的下端与摆动杆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杆机构的另一端与下连接杆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接杆机构的另一端与伺服柱塞泵的倾斜式斜盘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手柄机构还包括转动架、转动架座、T形轴,所述手柄杆下端与转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T形轴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架侧板活动连接,所述T形轴的前端与转动架座后侧活动连接。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上连接杆机构包括第一上连接杆、第二上连接杆、上连接短杆。所述上连接短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动架侧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短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第二上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摆动杆机构的一端铰接。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杆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摆动连接杆、横杆、轴筒、横杆曲柄、轴筒曲柄;所述横杆曲柄里端、第一摆动杆里端分别与横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轴筒曲柄里端、第二摆动杆里端分别与轴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横杆曲柄外端、轴筒曲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上连接杆、第二上连接杆的下端铰接。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下连接杆机构包括第一下连接杆、第二下连接杆、下连接短杆;所述下连接短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短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杆、第二下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接杆、第二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伺服柱塞泵上的第一倾斜式斜盘、第二倾斜式斜盘铰接。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上连接杆、第二上连接杆、第一下连接杆、第二下连接杆均为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的两端为铰接头、中间为拉杆,所述拉杆和铰接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头的铰接中心线垂直于拉杆中心线。
前述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操纵装置,其中所述摆动杆机构还包括横杆座、轴筒座、第一扭簧、第二扭簧、限位螺钉;所述横杆的两端支撑在横杆座上,所述轴筒的两端支撑在轴筒座上,所述第一扭簧设置在横杆端头与横杆座之间,所述第二扭簧设置在轴筒端头与轴筒座之间;所述横杆曲柄、轴筒曲柄分别位于横杆座和轴筒座内,所述限位螺钉分别设置在横杆座和轴筒座的两侧。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超导储能电暖气
- 下一篇:环形吸烟口的集成环保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