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毡切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6385.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修文;魏富奎;冯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修文 |
主分类号: | B26D1/03 | 分类号: | B26D1/03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毡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建筑材料中的油毡进行切割的油毡切割装置。
技术背景:
油毡是建筑工业用的一种防水材料,主要用于楼顶、房顶,起防水、保温等作用,其用量很大。由于目前生产的油毡产品,其宽度大都为1.2~1.8米,而实际铺设或维修楼顶、房顶、楼层时,需要宽度不同的油毡长条料。油毡的切割,传统的方式是依靠人工采用刀切的方式将成卷的油毡切割而成,其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浪费较多、规整程度也较差,已经不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铺设和维修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建筑行业用油毡的分割提供一种油毡切割装置,其操作方便,省工省力,效率高,切割整齐浪费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机架、油毡架、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缠绕装置、电机、电控装置、传动装置等。油毡架、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缠绕装置、电机、电控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油毡架在机架的前端,输送装置在油毡架的后侧,切割装置在输送装置的后侧,缠绕装置在切割装置的后侧,电控装置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缠绕装置连接。
由电控装置控制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输送装置、切割装置、缠绕装置进行作业,需要切割的油毡卷安放在油毡架上,由输送装置将油毡架上的油毡输送至切割装置进行分割,分割后由缠绕装置进行缠绕。
油毡架的结构形式很多,可包含有:穿轴、卡头、轴套、顶紧螺钉、滑块等。机架在与油毡架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槽。卡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套上、并能自由转动,轴套通过顶紧螺钉固定在穿轴上,穿轴的两端通过滑块安装在机架前端的导槽上、并设置有紧固螺栓。松开紧固螺栓可实现油毡架的位移,即调整油毡架的位置。使用时,松开顶紧螺钉,使穿轴脱开卡头,将油毡卷放在穿轴上,再用卡头顶住穿轴即可。由于卡头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套上,卡头可自由转动。
输送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可包含有导向辊I、上对辊、下对辊、连接架等。导向辊I、下对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下对辊在导向辊I的后侧,上对辊设置在下对辊的上侧,与下对辊形成“对辊”;上对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固定在机架的上部、其高度可调。调整连接架,使上对辊将油毡紧压在下对辊上。当上、下对辊转动时(转动方向相反),将油毡向切割装置方向输送。
切割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可包含有导向辊II、上刀辊、下刀辊等,导向辊II、下刀辊各自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并能自由转动,上刀辊通过其两端安装在机架上、并能上下移动;导向辊II设置在下对辊的后侧,下刀辊设置在导向辊II的后侧,上刀辊在下刀辊的上侧。通过上刀辊的上下移动,可调整上刀辊与下刀辊之间的刀距,以满足切割各种厚度的油毡。由输送装置过来的油毡经导向辊II进入上、下刀辊之间,由上、下刀辊进行分割。
上、下刀辊的结构形式很多。上刀辊可包含有上辊轴、刀片等。刀片为多个;刀片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上辊轴上。刀片在上辊轴上的位置,可通过紧固螺钉来调整。下刀辊可包含有下辊轴、刀台等,刀台的数量与刀片的数量相同,刀台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下辊轴上、并与上刀辊的刀片位置相对应。同样,刀台在下辊轴上的位置,可通过紧固螺钉来调整。
缠绕装置的结构形式也很多,可包含有拉紧装置、托辊I、托辊II、缠绕辊、提升气缸等。拉紧装置、托辊I、托辊II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缠绕辊、提升气缸各为两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侧,拉紧装置设置在切割装置中下刀辊的后侧,托辊I在拉紧装置的后侧,托辊II在托辊I的后侧,提升气缸在机架的上部,缠绕辊安放在托辊I与托辊II之间的上侧、并与提升气缸连接。缠绕辊在提升气缸的带动下,可上下移动。使用时,将用来缠绕分割后油毡的圆纸筒安装在缠绕辊上;被切割装置分割后的油毡经拉紧装置拉紧整平后,在托辊I、托辊II的作用下,由缠绕辊将油毡缠绕在圆纸筒上。
拉紧装置的结构形式很多。为了更好地缠绕分割后的油毡,拉紧装置包含有拉紧辊I、拉紧辊II、拉紧辊III等,拉紧辊I、拉紧辊II、拉紧辊III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拉紧辊III在拉紧辊I的后侧,拉紧辊II在拉紧辊I与拉紧辊III之间的下侧。分割后的油毡依次绕过拉紧辊I、拉紧辊II、拉紧辊III,被拉紧、整平后再进行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修文,未经吴修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柴油机喷嘴
- 下一篇:一种中频感应炉的钢水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