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轮-腿移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6789.4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达;吴镇炜;赵忆文;卜春光;高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B25J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机器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轮-腿移动机构。
技术背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机构有轮式、履带式、轮-腿-履带复合等多种形式。但可以主动越障、又可以被动适应地面微小变化的轮一腿移动机构却未见应用。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的逐步深入,研制一种主动、被动相结合,适用于多种地形的移动机构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这种移动机构可以应用于多种机器人本体,相对于主动适应地面或被动适应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它的地面适应性更加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主动越障、又可以被动适应地面微小变化的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轮-腿移动机构,它可以主动转摆动腿、越过障碍,也可以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被动地适应地面的微小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摆腿机构、减震机构和主动轮,所述摆腿机构的摆动腿一侧连接有主动轮,另一侧连接减震机构的一端,所述减震机构为两个,沿摆腿机构的中心线对称设于摆动腿两侧,且减震机构的另一端连于摆腿机构的横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腿机构包括摆腿驱动机构、横板、摆动轴、轴承、摆动腿、端盖和电位计,摆动腿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摆动轴上,摆动轴一端通过横板与用于连接机器人的摆腿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轴承相接触的轴端法兰盘,电位计的固定部分与摆动轴连接,旋转部分与端盖连接。其中所述的摆动腿为中空结构,其一端带有轴孔,另一端带有第二法兰盘,且两端为半圆弧的柱型结构,其轴孔与所述摆动轴相配合,在所述第二法兰盘上柱型的两侧对称开有用于安装减震机构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的横板一侧为中间带有第一法兰盘,两端带有第一安装孔的板型结构,另一侧为与摆腿驱动机构输出端相配合的法兰盘结构,其两端的第一安装孔分别与两个减震机构上轴的第三法兰盘连接,中间的第一法兰盘与摆动轴的法兰盘端连接。所述的摆动轴一端开有凹槽,另一端为与横板第一法兰盘相配合的法兰盘结构。所述的电位计固定部分是通过轴端法兰盘相连的电位计固定法兰盘与摆动轴连接,旋转部分通过与其相配合的第五法兰盘与端盖连接。所述的电位计固定法兰盘一端带有圆孔,一端为开口槽型结构,且开口槽型端为法兰盘结构,其圆孔与电位计的固定端配合。
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上轴、下轴、上轴承、下轴承、上支柱、下支柱、上挂钩、下挂钩、弹性阻尼元件、铜套、限位板、限位柱、上轴承端盖和下轴承端盖,上、下支柱分别通过上、下轴承安装在上、下轴上,上、下支柱内部均开有空腔,在上支柱的空腔内设有铜套,在下支柱的空腔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另一端带有凸台,置于铜套内,并沿铜套内壁上下移动,在上支柱及铜套端部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壁与限位柱外壁为滑动配合结构,弹性阻尼元件置于铜套及限位柱内,两端分别通过上、下挂钩置于上、下支柱内部,上、下轴均在一端连接有法兰盘,另一端设有轴承端盖,且上、下轴结构相对减震机构中心对称,上、下轴承端盖分别与上、下支柱栓接。
所述的主动轮包括电机减速机组件、固定法兰盘和车轮,电机减速机组件位于固定法兰盘的内部,其输出端穿过固定法兰盘与车轮连接,固定端与固定法兰盘的一端连接,固定法兰盘的另一端与摆腿机构摆动腿的外侧连接。其中所述的固定法兰盘为一端带有孔,另一端为开口槽型结构,所述孔与电机减速机组件的输出端相配合,开口槽端与电机减速机组件的固定端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应用广泛。本实用新型轮-腿移动机构可以应用于任意一款适合的机器人本体,应用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2.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轮-腿移动机构通过摆腿机构连接减震机构和主动轮,可以主动转动摆动腿、通过减震机构使主动轮越过障碍,也可以在减震机构的作用下,主动轮被动地适应地面的微小变化,使移动机构的地面适应性增强。
3.结构灵活。本实用新型轮-腿移动机构在适应复杂地形时,优势明显;在地面相对平坦时就显得结构复杂,但可以只用其主动轮结构,简单的结构就可以实现运动功能,因此结构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摆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中摆动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主动轮的构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6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