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租车用冲击式隐形防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4521.7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善华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冲击 隐形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护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出租车的冲击式隐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出租车司机的防护产品,对保护出租车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不锈钢钢管做的防护栏,有机玻璃做的防护罩,攻击性的下压翻板压住歹徒,以及目前大批使用的卫星定位追踪,拍照留存,远程呼叫自动报警,自动断电系统等都有效地阻止了歹徒犯罪,使出租车被抢的恶性案件发案率有所下降。但尚有不足,一是:防护栏空隙大,不能完全阻止歹徒用匕首、棍棒袭击,且有监狱的囚窗之感,给乘客造成心里上的不舒服,所以,安装的很少。二是:有机玻璃防护罩,现部分女司机使用,座椅后、侧全被有机玻璃罩包围,可有效保护司机的安全,但影响车内冷热风空气流通,给司机造成不舒适感,因而大部分被拆除不用。三是:卫星定位追踪系统,拍照留存,定位追踪,可使歹徒因畏惧留线索被抓而吓退。但近年来,出租车司机连续被害,证明照片留存并不能对破案产生太大的效果,更不能对司机进行有效的防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直接对出租车司机护卫,有效保护司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出租车用冲击式隐形防护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租车用冲击式隐形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防护装置、侧防护装置、气动装置和锁紧装置;
所述的后防护装置是:隐形仓内设有气缸和玻璃挡体,支座分别与玻璃挡体的上端和气缸内活塞杆的上端连接,玻璃挡体通过活塞杆的移动与隐形仓滑动连接,玻璃挡体上设有锁孔;
所述的侧防护装置是:隐形仓内设有两块玻璃挡体,通过滑道销在滑道上滑动,两块玻璃挡体展开或闭合,气缸内的活塞杆经支座与玻璃挡体的上端连接,玻璃挡体上设有锁孔;
所述的气动装置是:储气缸经管道与储气总入口相通,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电机带动气泵,气泵与管道相通,储气总入口经管道分别与三个气缸相通,储气总入口与气动开关连接,气动开关与保险杆连接,保险杆上的锁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锁盘活动连接;
所述的锁紧装置是:控制扳把与连动臂连接,连动臂与拨叉连接,拨叉带动主锁杆水平移动,主锁杆连接主锁臂,主锁臂前端的锁头与玻璃挡体上的锁孔活动连接,拨叉下端设有凹槽,侧锁臂卡入凹槽内,侧锁臂前端的锁头与玻璃挡体上的锁孔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当遇到危险时,同时按下气动开关和保险杆,储气缸内的压缩空气,经管道和储气总入口,瞬间进入3个气缸,在较大冲击力(100公斤)的作用下,活塞杆被向上顶起,后玻璃挡体和侧玻璃挡体随之滑出隐形仓,速度快,仅需0.25秒,即可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将司机保护起来。
2、由于设计成后、侧玻璃挡体与隐形仓滑动连接,因此,玻璃挡体可上下滑动,出击和隐形。使司机在白天或安全时,玻璃挡体都置于隐形仓内,使得车内空气流通好,不会造成司机与乘客的不舒适感和阻碍感,而一旦出现险情,玻璃挡体瞬间滑出隐形仓,有效保护司机。
3、侧防护装置中设计了两块玻璃挡体,它们之间通过特殊的滑道,可以折叠和展开,折叠时,隐藏于隐形仓内,展开时,双轴双滑道滑出展开成正方形,完全挡住侧面的攻击。
4、两层保险:设置了锁紧装置,使得玻璃挡体在隐形仓内或滑出隐形仓时,固定牢固。气动装置中设计了保险杆和锁块,锁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嵌入锁盘内,只有握住保险杆与气动开关把合在一起,锁卡才能脱离锁盘,气动开关才能开启,解决了因意外颠簸、碰撞造成玻璃挡体滑出隐形仓,冲击可能伤及乘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2是玻璃挡体2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玻璃挡体2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出租车用冲击式隐藏防护罩,包括后防护装置1、侧防护装置2、气动装置3和锁紧装置4;
后防护装置1的结构是:隐形仓11内设有气缸15、气缸17和玻璃挡体10,支座13分别与玻璃挡体10的上端、气缸15内的活塞杆14的上端和气缸17内的活塞杆16的上端连接,玻璃挡体10通过活塞杆14,16的移动与隐形仓11滑动连接,玻璃挡体10上设有锁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善华,未经李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4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电热水供暖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数字医疗的爽约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