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母板及加工母板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308711.4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文;彭勤卫;熊佳;崔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1 | 分类号: | H05K1/11;H05K3/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 莉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母板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母板及加工母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对子板进行层压、图形加工后,在盲孔(此时为子板的通孔)的孔内或孔盘上电镀或化学沉积一对碱性蚀刻液有惰性的金属层,如镍层或金层。
但是,由于电镀或化学沉积工艺自身存在的缺陷,会导致惰性的金属层不致密而存在针孔,最终通孔(母板上的盲孔)表面覆盖的形成电路所需的底铜(盲孔孔铜)会被蚀刻出微小针孔,有损底铜的完整性,从而孔铜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母板及加工母板的方法,可保护子板通孔表面覆盖底铜的完整性,增强孔铜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母板,由两块设置有通孔的子板压合而成,每个通孔的表面覆盖有形成电路所需的底铜,每个通孔独立形成所述母板上的盲孔,每层底铜上覆盖有镍铜镍夹层,所述镍铜镍夹层中的镍层厚度不小于2微米。
一种加工母板的方法,包括:
获得两块设置有通孔的子板,每个通孔的表面覆盖有形成电路所需的底铜;
在所述底铜上覆盖镍铜镍夹层,所述镍铜镍夹层中的镍层厚度不小于2微米;
压合覆盖有所述镍铜镍夹层的子板得到母板,每个通孔形成所述母板上的盲孔;
对所述母板进行图形电镀及蚀刻。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母板及加工母板的方法,该母板由两块设置有通孔的子板压合而成,每个通孔的表面覆盖有形成电路所需的底铜,每个通孔独立形成所述母板上的盲孔,每层底铜上覆盖有镍铜镍夹层,这样,镍铜镍夹层可保护子板通孔表面覆盖底铜的完整性,增强孔铜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一步加工阶段的子板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二步加工阶段的子板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三步加工阶段的子板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四步加工阶段的母板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五步加工阶段的母板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在第六步加工阶段的母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母板及加工母板(盲孔背板)的方法,母板由两块设置有通孔的子板压合而成,每个通孔的表面覆盖有形成电路所需的底铜,每个通孔独立形成所述母板上的盲孔,每层底铜上覆盖有镍铜镍夹层,这样,镍铜镍夹层可保护子板通孔表面覆盖底铜的完整性,增强孔铜的可靠性,另外,在相同的电路板层数/厚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盲孔可独立插接器件,电路板的信息容量可大幅度增加。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母板,并同时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母板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各加工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母板加工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盲孔所在层次作为子板,按照印制电路板正常流程加工子板内层图形、第一次层压、钻孔及电镀,加工出如图1所示的包含内层图形和通孔(金属孔)的子板,子板包括基材1以及底铜2;
第二步,对子板用阻焊绿油保护制作局部镀镍铜镍夹层的图形,漏出通孔3(即母板上的盲孔)及孔盘4,在通孔3表面(包括通孔3的孔内壁及孔盘4)上电镀或化学沉积镍铜镍夹层5,之后,退除阻焊绿油,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在该步骤中,底铜2上的镍铜镍夹层5及其厚度是保护底铜2的关键,即使碱性蚀刻液能渗透过第二镍层的针孔,但渗透进去的碱性蚀刻液已经很少,经过中间铜层的化学反应消耗,碱性蚀刻液已经不能够渗透过第一镍层,因此,镍铜镍夹层5可保证底铜2的完整性;
第三步,对子板加工出如图3所示的压合面的电路图形6;
第四步,对子板压合形成如图4所示的母板,子板上的通孔3独立形成母板上的盲孔,母板继续进行正常的通孔钻孔;
第五步,对母板进行图形电镀,盲孔(通孔3)孔口上的镀铜7厚度异常,孔径超差;
第六步,对母板进行碱性蚀刻液的蚀刻处理,得到外层图形,同时,盲孔(通孔3)孔口上的镀铜7的异常铜被蚀刻掉,剩下镍铜镍夹层5以及底铜2,孔径回复正常,之后按现有的正常流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南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亚乙烯基芳族和乙烯聚合物的控制光泽共混物
- 下一篇: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