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调控对称分汽管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3959.1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彭顺龙;黄晓东;陈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4/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控 对称 管线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热采中向油井分配蒸汽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一种自动调控对称分汽 管线及其使用方法。
二、背景技术
稠油油田的注蒸汽开采过程中,对注汽井的汽量、干度计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 注入的是汽、水两相饱和水蒸汽,计量存在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种适用于现场的简易 方法。稠油热采是一种高耗能的产业,节能潜力很大,实现科学注汽可以提高热采的油汽比 和原油采收率。对注入油井内的饱和水蒸汽进行合理的分配成为制约稠油热采经济效益的关 键技术之一。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多台锅炉联网通过注汽管网向油井注汽,由于设 备的原因,配汽的均匀程度受各单井注入流量之比影响,不能完全解决均匀配汽问题,而配 汽均匀性差严重制约了稠油油田的开采效益。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控对称分汽管线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能有 效对称均匀地进行蒸汽的分配。
本发明还能进一步测得注入汽井的蒸汽流量和干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动调控对称分汽管线包括蒸汽输入 管、蒸汽分配装置和蒸汽输出管,该蒸汽分配装置包括T型分配器、节流嘴、调控嘴和自动 调控装置;T型分配器的前端有进汽口,T型分配器的后端有两个出汽口,蒸汽输入管的出汽 端与T型分配器的进汽口相连通,T型分配器的两个出汽口分别通过管线与两个节流嘴的进汽 端相连通,每个节流嘴的出汽端分别通过管线与调控嘴的进汽端相连通,两个调控嘴的进汽 端之间安装有能够自动调节两个调控嘴所通过的蒸汽流量的自动调控装置,两个调控嘴的出 汽端分别与蒸汽输出管的进汽端相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蒸汽分配装置的数量可为不少于三个,蒸汽输入管的出汽端与最前面的蒸汽分配装 置的进汽口相连通,前面的蒸汽分配装置的两个调控嘴的出汽端分别通过管线与后面相邻的 两个蒸汽分配装置的T型分配器的进汽口相连通,如此前后蒸汽分配装置依次相连,最后面 的蒸汽分配装置的调控嘴的出汽端分别与蒸汽输出管的进汽端相连通。
上述T型分配器可包括阀芯、主管和支管;在阀芯的左端有进汽喷嘴,在阀芯的上端和 下端分别有出汽喷嘴,在阀芯的右端有能密封住阀芯右侧端的堵头,阀芯的进汽喷嘴、出汽 喷嘴和堵头之间形成缓冲腔;阀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主管或与主管为一体,主管的一端与进 汽喷嘴相连通,主管的另一端有进汽口;阀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管或与支管为 一体,支管的一端与出汽喷嘴相连通,支管的另一端有出汽口。
上述自动调控装置可包括液压缸、连通管、调控板、活塞和连杆;同一T型分配器后的 两条支路上的调控嘴之间有液压缸,两个调控嘴的进汽端处分别通过连通管与液压缸的两端 相连通,调控嘴的进汽端开口上分别有能移动的调控板;液压缸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两端 分别与两个连杆的内端铰接在一起,连杆套装在连通管内并能移动,两个连杆的外端分别与 两个调控板的内端铰接在一起,两个调控板的外端分别位于调控嘴的进汽端开口中部。
上述进汽喷嘴可呈进口宽且出口窄的圆锥形,出汽喷嘴可呈进口窄且出口宽的圆锥形。
上述调控嘴的进汽端开口可为腰鼓形开口,调控板的外端位于腰鼓形开口的中部最细 处,调控板能够沿腰鼓形开口的长轴方向移动。
上述节流嘴与调控嘴之间的管线上可安装有压力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动调控对称分汽管线的使用方 法:首先蒸汽输入管内的蒸汽通过T型分配器进入两条支路管线,通过节流嘴调节进入管线 的蒸汽压力;然后经过管线进入调控嘴,通过调控嘴和自动调控装置调节两条支路管线内蒸 汽的流量,直到使两条支路管线内蒸汽的压力相等;最后从调控嘴内流出的蒸汽通过蒸汽输 出管进入热采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3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库防渗土工膜分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