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榨菜的盐渍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2860.X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A23B7/10;A23B7/157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雪莲 |
| 地址: | 620036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菜 盐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菜的盐渍工艺,属于榨菜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榨菜是以茎用芥菜(俗称青菜头)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半干态腌制品,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与德国的甜酸甘蓝、欧洲酱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榨菜的生产历史已有100余年,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历来被列为素菜佳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榨菜的主产地有重庆涪陵、浙江余姚、四川眉山等地,现市售的榨菜有坛装榨菜、咸鲜袋装即食榨菜、各种调味即食榨菜等。
榨菜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采收、脱水、盐渍、切丝、加调料、灭菌、包装等。在榨菜盐渍的过程中,可通过食盐的高渗透作用改善细胞膜的渗透性,使腐败菌死亡而实现保藏榨菜的目的,盐的渗透还可排出榨菜中的苦涩物质和粘性物质,改善榨菜的口味;同时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使榨菜产生独特的风味,增进榨菜透明度。因而榨菜盐渍工艺与最终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
传统榨菜的盐渍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采收青菜头、脱水、沥水、下池加盐、密封。具体的,将采收的青菜头装于菜池等容器中,向青头菜中加入3%-4%的盐脱水,每装一层菜即在菜上铺撒一层盐,直至将菜池装满;待菜体变柔软后,即可翻池沥水;将沥干水的青头菜重新装置于菜池中,每装一层菜即在菜上铺撒一层盐,同时将菜压紧,直至将菜池装满,预留总盐量10%左右的盐撒在面上,撒盐原则是下少上多,盐渍榨菜的总盐度为榨菜重量的10%-13%;装满菜池后封好面盐,盖上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压上石头密封即可。
传统榨菜盐渍工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主要依靠人工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并且在人工紧张时,青菜头在菜池内囤积时间往往过长,造成菜品发酸,有轻度腐败的现象,用此原料投入后续工序,最终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在盐渍过程中以人工撒盐操作,每铺设一层菜,即在菜上铺撒盐,为了尽量保证上下菜层的盐度一致,每层菜的厚度不能超过20cm,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但盐分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降,分层铺撒盐仍难以保证整个菜池中盐度的均匀性,上层盐度11-13度,下层可达15-16度,对微生物发酵不能提供稳定、均匀的环境,盐渍榨菜的质量也存在偏差。
3、传统盐渍榨菜时往往没有对青菜头进行清洗,青菜头中的泥土、粪渣等带入菜池中,不能保证榨菜的本体清香。
4、在薄膜上压石头对菜池进行密封,难以保证菜池的密闭性,对起发酵作用的乳酸菌、酯香菌等厌氧菌有不利影响,使发酵后的榨菜色泽较深,风味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盐度均匀的盐渍榨菜的工艺。本工艺盐渍的榨菜菜色好、风味好,适于各种后续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生产实践,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榨菜的盐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将采收的青菜头清洗干净;
(2)、头道盐渍:将清洗后的青头菜装置于菜池中,加盐脱水,所加盐的质量为青头菜质量的4.5%-5.5%;
青头菜所脱的盐渍水经过滤孔隙进入菜池角设置的过滤槽,经池底设置的泵抽至池面,抽至池面的盐渍水沿青菜头之间的缝隙再循环至池底,每天循环两次,每次循环30-45min,使菜池盐水度均匀一致,盐渍4-5天,得盐水度为5-6度的盐渍熟透软和的青菜头;
(3)、翻池沥水:将头道盐渍后的青菜头转移至另一菜池,待青菜头依靠自身重量将盐渍水压出,用泵将流至过滤槽的盐渍水抽干;
(4)、化盐封池:向翻池沥水后的菜池中加盐盐渍,所加盐的质量为青头菜质量的8.5%-9.5%,用泵将流至过滤槽的盐渍水抽至池面,抽至池面的盐渍水沿青菜头之间的间隙再循环至池底,每天循环2-4h,盐渍4-5天后封池。
封池时池面、池底的盐水度均匀一致,为11-13。
所述翻池沥水步骤中可以使用挖机将青头菜挖出后转移至另一菜池。
所述翻池沥水步骤中可以向菜池中补入头道盐渍水,使青菜头能漂浮于水面,保证挖机在表面即可挖菜,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菜池池底一角设置有滤水槽,滤水槽槽底设有泵、槽壁上设有过滤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2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断电的弹性接触件
- 下一篇:一种带电插拔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