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标签、其通信方法以及RFID标签检测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3706.6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繁;山方茂;宍户弘明;森本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7/00;H01Q1/22;H01Q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标签 通信 方法 以及 检测 器具 | ||
1.一种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具备:
RFID标签本体,包括IC芯片和与该IC芯片电连接的微小环形 天线;
金属制的臂,经由绝缘层覆盖上述IC芯片;以及
安装面,用于使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环面实质性地垂直于安装金 属面,从而将上述RFID标签本体安装在金属构件上,
其中,上述微小环形天线形成为包含位于电磁波放射方向上的上 述IC芯片的至少1匝的环;
上述金属制的臂与上述微小环形天线,在一个所述环的相当于1 匝的起点和终点相连接的连接地点区域,具有机械地接触且电气上也 导通的连接结构、或者机械地分离却电气上通过电磁耦合而连接的连 接结构中的某一个连接结构,
上述金属制的臂,在夹着上述IC芯片以及上述微小环形天线而 比上述安装面更靠近电磁波放射方向的一侧,从上述环的终点沿着该 环的卷绕方向在一个方向上延长,并且覆盖上述IC芯片至少相当于 上述环的大致半匝的长度,
设上述RFID标签本体的通信频率的波长为λ时,上述金属制的 臂的长度为上述IC芯片的尺寸到λ/4。
2.一种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具备:
RFID标签本体,包括IC芯片和与该IC芯片电连接的微小环形 天线;
金属制的臂,经由绝缘层覆盖上述IC芯片;以及
安装面,用于使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环面实质性地垂直于安装金 属面,从而将上述RFID标签本体安装在金属构件上,
其中,上述微小环形天线形成为包含位于电磁波放射方向上的上 述IC芯片的至少1匝的环;
上述金属制的臂与上述微小环形天线,通过相同的金属材料一体 地形成,在相当于一个所述环的1匝的起点和终点相连接的连接地点 区域,具有机械地接触且电气上也导通的连接结构;
上述金属制的臂,在夹着上述IC芯片以及上述微小环形天线而 比上述安装面更靠近电磁波放射方向的一侧,从上述环的终点沿着该 环的卷绕方向在一个方向上延长,并且覆盖上述IC芯片至少相当于 上述环的大致半匝的长度;
上述金属制的臂是以隔着上述绝缘层覆盖上述IC芯片的方式, 从上述连接地点区域在上述环的卷绕方向进一步延长该环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上述环的内侧,形成电介质或磁性体的填 充层;
上述安装面由上述环的电磁波放射方向上的夹着上述填充层而 与上述IC芯片相反一侧的上述环的边缘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制的臂与金属制的上述微小环形天线分离地形成;
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上述环具有相当于1匝的长度;
上述金属制的臂具有相当于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环的至少大致 半匝的长度;
上述金属制的臂与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上述环在上述连接地点 区域中电磁耦合;
上述金属制的臂形成为从上述连接地点区域沿着上述环的卷绕 方向在上述一个方向延伸,并覆盖位于与上述安装面侧相比更靠近电 磁波放射方向的上述环上的上述IC芯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微小环形天线的上述环的内侧以及上述金属制的臂与上 述环之间,形成电介质或磁性体的填充层;
上述安装面通过夹着上述填充层而在上述环的在电磁波放射方 向上与上述IC芯片相反的一侧延长上述金属制的臂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