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3161.9 | 申请日: | 200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02;A61K9/08;A61K9/10;A61K9/12;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9/50;A61K9/70;A61P3/1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渴 纳米 中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方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
黄芪50-100份,僵蚕10-20份,山茱萸6-12份,党参18-36份,当归15-30份,红花10-20份,麦冬15-30份,半夏6-12份,五味子6-12份,熟地12-24份,山药15-30份,熟附子9-18份,肉桂6-12份,黄精12-24份,玉竹20-40份,地龙12-24份,枳实10-20份,生地20-40份,柴胡24-48份,葛根15-30份,覆盆子10-20份,苦参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黄芪50-80份,僵蚕12-18份,山茱萸6-10份,党参18-25份,当归15-25份,红花10-15份,麦冬15-25份,半夏6-10份,五味子6-10份,熟地12-20份,山药15-25份,熟附子9-15份,肉桂6-10份,黄精12-20份,玉竹20-30份,地龙12-20份,枳实10-18份,生地20-30份,柴胡24-35份,葛根15-25份,覆盆子10-15份,苦参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黄芪60份,僵蚕15份,山茱萸8份,党参20份,当归20份,红花12份,麦冬20份,半夏8份,五味子8份,熟地15份,山药20份,熟附子10份,肉桂8份,黄精15份,玉竹25份,地龙15份,枳实15份,生地25份,柴胡30份,葛根20份,覆盆子12份,苦参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阳大于阴、阳六阴四理论研发本纳米中药。所说的纳米中药既含中药提取物纳米干粉,又含有中药水煎浓缩液纳米干粉。本发明的最终产品可以是片剂、丸剂、散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微囊剂、泡腾剂、滴丸剂、气雾剂、注射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膏药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富含纳米有机硒,本发明配方按子午流注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每天四个时间段服用,按不同时间在人体局部皮肤贴敷、穴位给药透皮吸收治疗。
6.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取各味普通中药饮片,将各味中药分别置入粉碎机粉碎至80-200目,然后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至1-10微米,得各中药微米粉,备用。
步骤二:取25%各中药微米粉,分别用高频超声波进行提取粉碎,超声功率为:1500W-3000W、超声频率:28KHz--120KHz、粉碎提取时间为10-100分钟。得各中药提取物,备用。
步骤三:取25%各中药微米粉,分别用微波萃取进行各种药物提萃取,微波功率设定为40--80%(最大功率1000瓦)下,以38%--45%乙醇作溶剂,溶剂25-35倍量,压力0.10-0.25Mpa,恒压时间30-60秒可获得较好的溶出率。得各中药提取物,备用。
步骤四:取40%的各中药微米粉混合,用水浸泡两小时后用中药煎药机水煎煮3次,煎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得水煎浓缩液以备用。
步骤五:将上述各中药提取物和水煎浓缩液分别采用超音速(温度10-60度、压力0.01-0.65Mpa、超音速射流速度为350米-980米/秒)喷雾干燥粉碎至1-5微米粒径。得各中药提取物微米级干粉。
步骤六:取10%的中药微米粉和上述各中药提取物微米级干粉,采用自主研发的摇摆式纳米球磨机分别研磨4-16个小时,得到粒径分布为50-1000纳米的各种中药纳米粉,备用。
步骤七:在GMP10000级洁净室里将上述各种中药纳米粉按所述比利进行混合。
步骤八: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第二部分制剂标准规范在GMP10000级洁净室里制成前述各种制剂。
步骤九:将各制剂产品分别进行粘贴标贴、打码、装箱等内外包装。
步骤十:包装好的产品按生产批次分别进行瞬间灭菌,并开具灭菌报告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用高频超声波进行提取过程中,可同时进行粉末的分散和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未经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