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3161.9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2100844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2
发明(设计)人: 杨洪舒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主分类号: A61K36/8969 分类号: A61K36/8969;A61K9/02;A61K9/08;A61K9/10;A61K9/12;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9/50;A61K9/70;A61P3/10;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消渴 纳米 中药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消渴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之人,但也有青少年罹患本病。临床上的阴津亏损、燥热内生为消渴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研究开发用于消渴病预防和治疗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消渴病即西医所讲的糖尿病,西医谓胰岛素不足,其基本病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中医则属“消渴病范畴”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病机以阴虚燥热,气阴两损为多见,临床所见中老年久治不愈的非胰岛素依赖型又多为气阴虚为主症。虽分型论治,但在辨证治疗中,脏腑之间往往相互关连,如气阴两虚型,病位有在肺,在肾或肺肾同见。又因痰瘀为脾肾虚损的病理产物,乃是糖尿病久治不愈的病机之一。现代医学观点证实:一切水谷精微物质的代谢与转化均有赖于脾,包括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各种消化酶是“脾”实现其运化功能的物质基础,胰岛素也是“脾”实现其功能的物质之一。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可以认为是“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的结果。脾虚失健是糖尿病发病的基础,血瘀、湿浊、阴虚等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标象,且血瘀贯穿糖尿病发病的始终,是其变生它病特别是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从肾论治糖尿病也是有其内分泌学基础的。首先,补肾治疗通过恢复正常生殖机能中的重要物质——雄激素水平使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而依赖于雄激素的NGF、EGF又通过唾液腺(颌下腺)、胰腺自身分泌及血液循环途径,使胰岛β细胞得到保护、再生,产生足够的内源性胰岛素恢复正常的糖代谢,阻断了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延长逐渐衰竭的病理变化,从而使糠尿病得到根本的治疗和康复。消渴的病变部位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在肺、脾(胃)、肾三脏,且常常相互影响。

经较多医疗单位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当今在消渴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治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痰瘀同源同病包括生化同源和病理相似两方面内容。生化同源,指痰浊、瘀血与血液中自由基及其有关代谢产物、微量元素、酶、激素等异常有关。微量元素对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和生化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与内分泌系统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有明显改变,与糖尿病有关的微量元素均偏低,有的微量元素直接关系到糖的代谢,如硒、铬、镁、锌、磷、锰等,适量补充这些微量元素无疑是重要的。给糖尿病患者补硒,能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胰岛细胞受损或其功能没有完全发挥,而硒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胰岛,使之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和干扰,起到保护、修复胰岛β细胞,维持正常分泌功能的作用。日本国立健康研究所首次发现微量元素硒具有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糖代谢,尤其能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微量元素以其生物学作用、生理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实用价值,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它在人体内保持相对平衡,无论什么原因使这种平衡破坏,都会引起疾病,对糖尿病来说就更加重要。中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很多对糖尿病有效的中草药,都含有丰富、对糖尿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黄芪含锰55ppm、含锌19ppm、含铬6.64ppm、含镁1 860ppm;葛根中含镁3 900ppm等,这正是一些中药对糖尿病有较好疗效的比较重要之原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未经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