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2096.8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鲁川 |
主分类号: | F01L1/12 | 分类号: | F01L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排气阀开启关闭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驱动装置是由凸轮直接驱动被驱动部件做往复式直线运动的。例如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特开平7-243310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排气阀的驱动装置,它是由凸轮直接驱动进排气阀进行往复式直线运动的。
采用这种驱动装置的发动机及升程的特性曲线不可变,即不能对进排气阀的开闭相位和升程进行控制,因此,不能根据不同的工况对发动机的进排气以及燃烧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以便对发动机汽缸进排气阀的开闭相位和升程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凸轮,还包括用于传递凸轮的驱动的传动机构,并且传动机构与凸轮的接触位置可以改变。
由于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设有传动机构,并且通过改变传动机构与凸轮的接触位置实现了对发动机汽缸进排气阀的开闭相位和升程进行的调节的功能,所以与现有技术中没有可移动的传动机构的驱动装置相比,可以对进排气阀的开闭相位和开启升程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可以改变进排气的状况,最终可以对燃烧状况进行优化,可以达到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减少有害废气排放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传动机构将凸轮的驱动直接传递给被驱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根连杆,曲柄,移动导向件。其中连杆的一端可移动地支承在移动导向件上并且抵靠在凸轮的外表面上,其另一端与曲柄铰接连接,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支承在驱动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移动导向件包括导向面,导向面的横截面为与凸轮的基圆同心的圆弧状,连杆的一端支承在该导向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连杆的与凸轮和所述移动导向件的接触部分为曲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连杆的靠近凸轮和移动导向件的一端设有销轴,销轴上铰接连接有滚轮,连杆通过滚轮支承在移动导向件上并且抵靠在凸轮的外表面上。
由于采用滚轮,可以减少连杆与凸轮和移动导向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因此可以延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降低能量损耗。
此外,可以选择将移动导向件与被驱动部件一体形成。
采用将移动导向件与被驱动部件一体形成的方案,由于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因此可以降低装配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由于使用本发明时可以基本沿用发动机的现有结构,对发动机的结构改动较小,所以在利用本发明对发动机进行改造时花费的开发成本较小。
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方案相对于本类发动机的现有结构,只增加了连杆、曲柄和导向件,并不需要过多地增加结构空间,不会导致结构庞大,所以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只具有比较小的发动机空间的小型发动机,如摩托车和微型汽车的发动机。
由于本发明增加的传动机构不参与阀门系统的往复运动和凸轮轴旋转运动,因此不会增加阀门系统的运动惯量和凸轮轴系统的转动惯量,这样,即使增加了本系统,也不会致使阀门系统的运动惯量和凸轮轴系统的转动惯量增加从而导致阀门的飞脱和反跳,并且不会增加正时轮系的负担。因此,使用本发明,无需更改发动机阀门系统、凸轮轴系统和正时轮系现有设计参数,从而可以节约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驱动装置驱动发动机汽缸阀门处于开启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驱动装置处于相位中置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处于相位后置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处于相位前置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中的相位前置或相位后置状态是针对凸轮轴的转动方向而言,各附图中箭头表示凸轮轴的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驱动的是发动机汽缸阀杆的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鲁川,未经杨鲁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