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助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61432.7 | 申请日: | 200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江云;于笛;范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5/38 | 分类号: | B21J15/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装配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汽车应急电源时,需要将夹子、铆钉等与待铆接模具装配到一起。
图1是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夹子11由两个夹片111、弹簧112及销钉113组成。
图2是现有技术装配夹子时的装配示意图。装配时,需要先通过铆钉机把夹子11、铆钉12、大齿13、垫圈14和衬套15铆合在一起,然后将铆合整体移动至待铆接模具16上进行再次铆接,再次铆接时完全由人工直接握紧夹子的两个夹片111将其头部张开,并将大齿13安装孔与待铆接模具16中心线上下对齐,以完成装配。
夹子的内置弹簧握力约为8千克,装配时,每个工人每班需要铆接4000把夹子,即4000把夹子完全靠人工操作完成,共需要握力32000千克,劳动强度非常大,女员工是不可能正常作业的,男员工也需要强壮有力才能正常作业。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利用该装置取代手工作业,减小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助力装置,采用气源作动力,通过该装置来夹持夹子的两个夹片,使夹子头部张开,便于夹子的装配,从而实现利用本装置取代手工作业,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包括用来装配夹子的摆动组件和复位组件;
其特点是,
上述的摆动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上的驱动机构、定位机构、锁紧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下方,其与锁紧机构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上方设置有放置夹子的空位;所述的定位机构设置在放置夹子的空位上方;
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摆动复位机构、高度复位机构及水平位置复位机构;
所述的摆动复位机构设置在摆动组件下方并与壳体连接,其与高度复位机构、水平位置复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连接。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换向阀和气缸;
所述的电磁换向阀的气口通过管道与气缸的气口连接;
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锁紧机构连接。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块,所述的若干定位块设置在壳体上方,其设置在放置夹子的空位上方并在工作时将夹子上夹片定位。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锁紧机构包括定位轮、压轮和摆动板;
所述的定位轮设置在摆动板的一侧,其与摆动板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所述的压轮设置在摆动板的另一侧,所述的压轮在本装置放置夹子后与夹子的下夹片接触;
所述的摆动板的下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控制机构包括开关和把手;
所述的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其与电磁换向阀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的把手设置在壳体顶部。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若干定位块、定位轮及压轮采用尼龙材料。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摆动复位机构包括摆动轴、摆动轴销、连杆、连杆轴销及若干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的摆动轴两端均设置有轴销孔,其上端通过摆动轴销与壳体连接,其下端通过连杆轴销与连杆连接;
所述的若干第一弹性元件套置在摆动轴与连杆外部;
所述的连杆与高度复位机构连接。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高度复位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圈、直 线轴、若干直线轴承及若干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的高度调节垫圈套置在直线轴上;
所述的直线轴与连杆连接;
所述的若干第二弹性元件套置在直线轴外部;
所述的若干直线轴承分别套置在直线轴上部与底部,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与水平位置复位机构连接。
上述的一种装配助力装置,其中,水平位置复位机构包括底板、定位板及第三弹性元件;
所述的底板与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连接,其通过支架与地面连接;
所述的第三弹性元件两端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其设置在直线轴底部的直线轴承外部;
所述的定位板设置在底板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气源直接由车间空压机提供,压力为4到5千克/平方厘米,只能打开夹子,不会夹伤操作员工的手指;
2.开关电源采用36V安全电压,直接由铆钉机配电系统提供,安全、简单、方便、可靠,开关装在右手大拇指容易按到的位置,操作方便、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