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0554.4 申请日: 2009-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1736486A 公开(公告)日: 2010-06-16
发明(设计)人: 吴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 吴建芳
主分类号: D03D15/00 分类号: D03D15/00;D06C27/00;D06P3/60;D06P1/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316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纤维 牛仔布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及其加工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式各样纺织面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生了各种纤维面料,自20世纪以来,牛仔布一直是服装界的宠儿,它以潇洒粗犷、返璞归真的风格,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当前,传统的牛仔布一般以棉纱线机织为主,蓝经白纬,织出的牛仔布硬挺、牢固、厚实,经处理后制成的服装粗犷豪迈,但机织牛仔布强力低、不耐磨、硬挺、紧绷、透气性差有害身体,色彩、纹路单调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传统牛仔布强力低、不耐磨、硬挺、紧绷、透气性差有害身体,色彩、纹路单调的缺点,采用一种竹纤维,竹纤维是以竹子为原料,经过水分解多次提炼精制而成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纺成纱线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生产方法织成的牛仔布,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较好的耐磨性,它可生物降解,具有抗菌、防臭功能和杀菌功能,对人的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牛仔布经水洗石磨后,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洗旧感。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竹纤维牛仔布的生产方法,包括竹纤维牛仔布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所述织造工序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经过络筒、整经、浆染、穿经、结经、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纱进入织造工序,其特征在于:(a)整经工序中控制整经伸长率<1%,绕纱线速度740m/min,卷绕密度0.5g/cm3;(b)浆染工序中还包括并轴原纱、煮练、水洗、染色、洗水、预烘、浆纱、烘干、分绞、卷绕织轴工序;(c)后整理工序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一阶段包括进布、刷毛、烧毛、落布工序,所述第二阶段包括进布、水洗上浆、拉斜、烘燥、橡毯预缩、呢毯整理、落布工序。

整经工序之前对纱线进行24h定捻;浆染工序的染色车速35-45m/min,染色温度30-40℃,加保险粉<40%,轧辊压力0.4MPa,染物带液率100%,上浆率8±0.5%,烧筒气压0.25MPa,伸长率<1±0.5%,供浆温度48-52℃,pH值7-8,上浆温度96-100℃,粘度11-12s,上浆率8%-9%,伸长率<1%,压浆辊前压力0.4MPa,后压力0.25MPa,织轴卷绕密度0.48±0.01g/cm3,车速590-610r/min,回潮率10%±0.5%,并轴原纱有16轴,染色设有5个染槽、5个氧化架,洗水采用两槽洗且喷淋;浆染工序中染色时的染化料的配方是:底料中靛蓝用量为1时,烧碱1.25,保险粉1.35,纯碱2.5,JFC 1,渗透剂1.25;补克料中靛蓝用量为1时,烧碱1.25,保险粉1.35,纯碱0.2,JFC0.02,渗透剂2.2;

所述后整理工序的第二阶段的水洗上浆用两槽浸轧,采用气动松紧架进行纬缩;拉斜采用四辊拉斜机构;橡毯预缩的橡毯厚度为67mm;呢毯整理的烘筒直径为2000mm。

一种按照上述生产方法生产的竹纤维牛仔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由竹纤维纺成的纱线组成,其中经纱为10S,纬纱为20S,克重为284克/米2,组织2/1,边组织2/1左斜纹,成品幅宽为1520mm。

本发明以竹子为原料,经过水分解多次提炼精制而成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用纤维纺成纱线后,由经纱和纬纱交织的生产方法织成的牛仔布,具有较高的强力和较好的耐磨性,它可生物降解,具有抗菌、防臭功能和杀菌功能,对人的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织物经纱所使用的染料为靛兰染料,利用水洗和磨擦牢度较差这一特点,使得牛仔布经水洗石磨后,达到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洗旧感,不仅色泽鲜艳、纹路清晰,而且布身厚实柔软、穿着粗犷豪放,提升了牛仔布的档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竹纤维牛仔布的生产方法包括竹纤维牛仔布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所述织造工序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经过络筒、整经、浆染、穿经、结经、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纱进入织造工序;主要生产工序要点是:

络筒工序中张力保持均匀恒定,络纱张力控制在纱线断裂强力的13%~15%为宜。清纱清除纱上细节、弱捻、竹结、飞花、外来纤维和杂质、纺部接头不良等以利于浆染工序顺利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捻接强力合格率应达到99%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芳,未经吴建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