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4063.2 | 申请日: | 200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锋;张翼;杨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07/04 | 分类号: | C07D40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荆素鼠李 糖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纯化工艺,特别是一种从山楂和山楂叶中提取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荆素鼠李糖苷(Vitexin-2-O-rhamnoside,2-O-Rhamnosylvitexin)为山楂中特有的黄酮苷类物质,分子式C27H30O14,分子量578.52,结构如下:
牡荆素鼠李糖苷被证实具有药理活性,能够治疗心血管疾病,并能有很强的抑制人类的乳癌细胞DNA的合成,具有抗氧化作用。据报道牡荆素鼠李糖苷在山楂叶中的含量约0.4~1.3%。
牡荆素鼠李糖苷在植物中的分布不广泛,因此关于其提取方法的报道较少,且不是很深入,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国专利CN101050226《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分离方法》报道的方法,用了硅胶作为层析填料,对黄酮苷类的吸附强度过大,洗脱较难,导致收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源消耗少,牡荆素鼠李糖苷得率75%以上,纯度达95%以上,产量大,易于实现工业化的牡荆素鼠李糖苷提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①醇提:将山楂或山楂叶粉碎后在70~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1~1.5小时,滤去不溶物,再加入活性炭,回流搅拌1~1.5小时脱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
②大孔树脂吸附:上述浓缩液通过大孔树脂柱进行饱和吸附,用乙醇溶液分段洗脱,含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③聚酰胺层析:浸膏与聚酰胺拌样上柱,用氯仿甲醇混合液分段洗脱,所得牡荆素鼠李糖苷层析液减压干燥,得粗品;
④结晶:上述粗品用正己烷饱和溶解,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20~1/10,静置结晶,再重结晶2次,即得淡黄色牡荆素鼠李糖苷结晶。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碎粒度为20-40目。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提步骤乙醇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12倍量。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用量为回流提取液质量的0.5~1%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柱可选用AB-8、D101或HZ-806大孔树脂中的一种。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吸附物质的洗脱为分段洗脱过程:先用4~5倍量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水溶性杂质,再用6~8倍量柱体积30~40%乙醇洗脱有机杂质,最后用4~5倍量柱体积60~80%乙醇洗脱牡荆素鼠李糖苷。
上述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用氯仿甲醇系统分段洗脱条件为:先用8~10∶1、用量2~3倍量柱体积的溶剂除杂,后用6~7∶1、用量3~4倍量柱体积溶剂除杂,再用4~5∶1、用量4~5倍量柱体积的溶剂洗脱牡荆素鼠李糖苷。
综上所述,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除去提取以外的纯化操作都在非加热条件下完成,既防止了原料受热不稳定,也节省了能耗。
2)采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能使黄酮苷元类杂质先于黄酮苷类被洗脱,结合分段洗脱过程可以显著减少杂质含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kg山楂和山楂叶(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1.1%),粉碎至20目,加入10L 7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50g活性炭,回流搅拌1小时,滤去活性炭,减压浓缩后过柱体积5L的AB-8大孔树脂柱,用20L去离子水和30L 30%乙醇除杂后,用20L 60%乙醇洗脱牡荆素鼠李糖苷,减压干燥,所得浸膏拌样后上聚酰胺层析柱,先用10L 10∶1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杂质,后用15L7∶1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杂质,再用20L 3.1∶1氯仿甲醇混合液洗脱牡荆素鼠李糖苷,收集牡荆素鼠李糖苷层析液,减压干燥得11.4g粗品,用正己烷饱和溶解,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静置结晶,再重结晶2次,最终得到9.1g含量为95.5%的牡荆素鼠李糖苷成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4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