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潢电子招投标及其信誉管理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3504.7 | 申请日: | 200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勇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潢 电子 投标 及其 信誉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装潢业务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具体为一种家庭装潢、工程装潢招投标和信誉评价管理电子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装潢业务特别是家庭装潢市场,无论是装潢企业还是业主都面临着以下的困惑:装潢企业寻找业主困难,业主寻找一家有信誉并适合自己装潢企业更难。比如各家装潢企业在各种媒体发布广告,并派出业务人员在市场寻找有消费需求的业主。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而作为有装潢需求的业主面对良莠不齐装潢企业无从下手,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通过广告或熟人介绍,一家家找装潢企业,谈价格和设计要求,装潢企业派出设计人员现场量房出预算,业主对各家装潢企业设计方案和预算比较,选定装潢企业。因为装潢对于普通业主都是比较陌生,加上装潢涉及项目繁杂,难免出现不尽如人意地方,于是装潢企业和业主之间容易出现分歧和矛盾甚至诉之于法律。
随着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装潢市场特别是家庭装潢市场急需要一种集信息发布、招投标、交易管理、信誉评价和管理为一体的网络电子平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为装潢企业和业主提供一个有信誉、有保障、高效电子商务平台,从而使双方达到降低装潢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装潢谈判活动中的双方利用计算机网络,登记装潢企业信息,发布业主需求信息,并结合信誉评价规则,从而使双方实现双赢的装潢招投标及其信誉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一种装潢项目电子招投标方法,业主通过网络登陆填写招标书将装潢需求信息上载到服务提供方服务器中并设置对装潢企业信誉要求,企业通过网络登陆查询标书信息,制定预算、设计图纸进行投标,业主对标书进行比较,确定,双方签订协议,开始施工,投标关闭,施工结束,双方根据施工过程和结果实际情况进行信誉互评,企业上传施工作品到图片数据库展示。如施工途中出现纠纷,进入投诉管理模块,双方上传证据,诉述理由,经协调解决回到信誉评价模块,如未协调成功进入人工客服介入模块。
根据本发明装潢业主将装潢需求通过网络上载到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器中,为装潢企业提供大批装潢需求信息,同时装潢业主也得到更多装潢企业服务。提高了双方工作效率,节约了社会成本。通过信誉评价系统装潢业主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信誉度的装潢企业,装潢企业为了提高自己信誉度也会更好的提供服务。通过投诉管理系统,装潢业主遇到装潢纠纷不再孤立无援,装潢企业顾忌网络监督对违规操作也有所顾忌。为装潢双方提供了一个互惠的交易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拟流程图
图2信誉评价模拟流程图
图3投诉管理模拟流程图
具体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对方法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模拟流程图,业主通过网络登陆填写招标书将装潢需求信息上载到服务提供方服务器中,企业通过登陆查询标书信息,进行投标,业主对标书进行比较,确定,双方签订协议,开始施工,投标关闭,施工结束,双方根据施工过程和结果实际情况进行信誉互评,企业上传施工作品到图片数据库展示。如施工途中出现纠纷,进入投诉管理模块,双方上传证据,诉述理由,经协调解决回到信誉评价模块,如未协调成功进入人工客服介入模块。
图2为本发明信誉评价模拟流程图,竣工后业主通过网络登陆为装潢企业评价并填写填写信誉评价表,企业通过登陆为业主评价并填写填写信誉评价表,双方互评后,对方信誉栏显示。装潢企业上传竣工图片,其它业主可以查看装潢企业信誉,并可看到竣工图片。
图3为本发明投诉管理模拟流程图,业主通过网络登陆对装潢企业投诉并填写投诉表、上传凭证。企业通过登陆应诉并填写投诉表、上传凭证。如双方经过协调解决成功进入信誉评价模块,如协调解决未成功人工客服介入,经人公客服协调后,如协调解决进入信誉评价模块,如未解决法律顾问介入,法律顾问介入后如协调成功进入信誉评价模块,如未解决进入法律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勇,未经郑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3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