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最佳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2408.0 | 申请日: | 200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姜军;叶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通 公路 限速 标志 最佳 设置 位置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普通公路交通环境下,根据驾驶人的视觉、认知特性参数和道路条件参数,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最佳设置位置,以达到提高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设置有效性、提高普通公路车速管理效率的目的。属于公路交通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普通公路交通混合状况严重,车速离散性较大,普通公路的交通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根据普通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发现,超速行驶、高速行驶、速度离散是目前我国普通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车速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改善普通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对策。
通过在路侧设置限速标志来向驾驶人提供前方路段的限速信息是交通管理部门最常采用的一种车速控制手段。路侧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是影响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路侧限速标志的前置距离过长,驾驶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没有到达车速控制点,则驾驶人对限速标志信息的记忆将变得模糊,从而无法判断限速的起点位置,甚至会对限速标志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路侧限速标志的前置距离过短,则驾驶人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相应的操作,限速标志也未能达到实际的效果。然而,目前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设置所依据的规范《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指南》中,未能根据驾驶人的视觉和认知特征来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并且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没有考虑设置道路的道路条件,从而使路侧限速标志的设置位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导致普通公路上路侧限速标志的实际效果不佳。
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限速标志是交通管理部门与驾驶人信息交流的载体,限速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需要经过驾驶人的感觉、知觉和判断然后决定其操作行为。驾驶人在视认限速标志的信息时往往又受到自身特性、道路、交通与环境的影响。因此,根据驾驶人的视觉反应、认知特性和道路条件的相关参数建立一种路侧限速标志最佳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则能大大提高限速标志的有效性,进而改善普通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最佳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本发明能与驾驶人的视认特征和认知行为相适应,并能有效避免现有规范中不能针对不同道路条件设置路侧限速标志的缺陷,具有针对性强的优点。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最佳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为:
1)采集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所述的普通公路道路和交通条件相关参数包括道路车道数、车道宽度、路肩宽度、道路侧向净空距离;获取驾驶人的视觉、认知特征参数,所述视觉、认知特征参数包括: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间、决策时间、反应时间,驾驶人换道时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
2)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认读时间、决策时间、反应时间,驾驶人换道时间,驾驶人的横向视角,驾驶人最大视野范围,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离s1、认读距离s2、决策距离s3、反应距离s4、行动距离L,标志消失距离m,标志视认距离S,
3)根据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采用路侧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的计算方法,得到该路段路侧限速标志的最大前置距离和最小前置距离,并确定路侧限速标志的最佳设置位置。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提出普通公路路侧限速标志最佳设置位置的确定方法:
1、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离s1、认读距离s2、决策距离s3、反应距离s4、行动距离L,标志消失距离m,标志视认距离S所采用的方法为:
1.1)根据限速路段起点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V1和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时间t1,确定驾驶人对限速标志的觉察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