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的雷贝拉唑钠化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31389.X | 申请日: | 2009-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陶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灵刚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贝拉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的雷贝拉唑钠化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雷贝拉唑钠,其化学名称为: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 甲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分子式:C18H20N3NaO3S,分子量:381.43, 结构式为:
雷贝拉唑钠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 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该作用 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使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受抑制。 本品对胆碱和组胺H2受体无拮抗作用。
雷贝拉唑钠的成盐,专利文献报道均采用雷贝拉唑与氢氧化钠的水溶 液反应,由于反应体系中含有水,并且还生成水,而雷贝拉唑钠在水中有 很好的溶解度,因此,对后工序的脱水、结晶带来难度,也为雷贝拉唑钠 的提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目前,雷贝拉唑钠的提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直接减压脱水成浆状, 然后加醚类(包括石油醚、乙醚、异丙醚等)析出结晶得以提纯。此方法不 易除去杂质,对雷贝拉唑质量要求高,并且去水不完全,结晶细不易过滤。
多次在有机相(如二氯甲烷)与水溶液之间利用pH值不同时的溶解性 差异进行萃取,然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在丙酮中重结晶提纯。此方法可 很好地去除砜类杂质,但操作繁琐,且溶剂毒性较大,不易去除完全。
通过多次加乙醇、减压浓缩带出水后,加醚类(包括石油醚、乙醚、异 丙醚等)、丙酮或乙酸乙酯析出雷贝拉唑钠。此方法反应时间长易氧化,同 时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毒性较大,且不易去除完全。
通过多次加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减压浓缩带出水后,加乙酸乙酯或 二氯甲烷至刚溶解,滴加到异丙醚中析出雷贝拉唑钠。此方法反应时间长 雷贝拉唑钠易被氧化,同时雷贝拉唑钠不易过滤。
因此,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雷贝拉唑钠提纯上合成工艺的不足, 以及生产的雷贝拉唑钠纯度较差,容易导致雷贝拉唑钠的制剂稳定性大幅 下降的不利因素,摸索得到一条简单易行的雷贝拉唑钠提纯方法。
发明内容
在进行雷贝拉唑钠提纯的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上述本领域技术人 员公知的一般方法制备雷贝拉唑,得到的雷贝拉唑产物纯度低,杂质含量 高,稳定性差,不易分离,不符合商业化生产。为了得到符合医药用途的 高纯度的雷贝拉唑,我们对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雷贝拉唑钠粗品进行了各种 提纯试验,我们惊喜地发现,将雷贝拉唑粗品和氢氧化钠反应,冷冻干燥 或喷雾干燥,生成雷贝拉唑钠,将上述雷贝拉唑钠粗品溶于水,用固体酸 式盐调节pH值为弱酸性至中性,收集析出的固体;将上述所得固体溶解后 洗脱纯化,将所得洗脱液调节为碱性,收集析出的固体,就可以得到雷贝 拉唑钠纯品。
由此,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与现有雷贝拉唑钠制备方法相比具有很好 的优点,由于雷贝拉唑粗品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得到的雷贝拉唑钠粗品 在溶液中结晶或在脱水过程中不稳定,容易降解或分解,造成纯度降低和 杂志增多,通过试验发现,使用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可以极大地降低降 解或分解,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有机溶剂杂质的引入,使得雷贝拉唑钠在后 处理中容易进行纯化。另外,加入HCl等强酸容易导致破坏雷贝拉唑钠, 本发明方法固体酸式盐进行酸化,避免了雷贝拉唑钠的降解,同时使用大 孔吸附树脂用洗脱剂洗脱纯化,然后加碱进行成盐,这就克服了雷贝拉唑 钠粗品提纯时容易带入杂质,不易分离的缺点,因此可以高收率、高纯度 得到雷贝拉唑钠纯品。
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雷贝拉唑钠在提纯工艺的脱水、 结晶带来的难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雷贝拉唑钠纯度低、不易提纯的 缺点,本发明所使用的雷贝拉唑钠纯化成本低且产率和纯度极高,可以得 到纯度达到99.8%以上的雷贝拉唑钠精品,收率超过90%。同时本发明所 用溶剂为常用有机溶剂,毒性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砜类等毒性较大 的有机溶剂,工艺绿色环保。相对于现有的雷贝拉唑钠精制方法,本方法 可以对雷贝拉唑钠的品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可以提高雷贝拉唑钠制剂稳 定性和临床用药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于大工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灵刚,未经陶灵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1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