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源封装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21752.X | 申请日: | 2007-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沈育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育浓 |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8;H01L33/62;H01L33/64;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蹇炜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封装 | ||
1.一种发光源封装,包含:
第一透明安装基板,该第一透明安装基板具有晶片安装表面和多 个形成于该晶片安装表面上的导电接点;
第二透明安装基板,该第二透明安装基板与该第一透明安装基板 相对地设置且经由透明粘性材料连接在一起,以使在它们之间形成有 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将发光二极管晶片和/或激光二极管晶片六 面发出的光线完全导出到该空间外部;
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光线发射单元,该光线发射单元包括具有多 个与该第一透明安装基板的对应的导电接点电连接的导电接点的发 光二极管晶片和多个各具有与该发光二极管晶片的对应的导电接点 电连接的第一端和凸伸到该容置空间外部的外部连接导电接脚;及
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一组热导管、散热基座和多个安装于 该散热基座上的散热鳍片,该组热导管中的每一个热导管具有凸伸到 该容置空间内部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到该散热基座的第二端部,因此, 在发光二极管晶片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够经由该组热导管从该容置 空间内部导出,并送到该散热基座,其可经由这些散热鳍片来消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光线发射单元还包 含形成于该晶片安装表面上可覆盖该发光二极管晶片的荧光粉层,且 其中,非导电纯水被灌注在该容置空间,以使在该发光二极管晶片运 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够通过非导电纯水在该容置空间内的循环来被消 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掺杂有荧光粉的非导 电透明导热液体被灌注在该容置空间,以使在该发光二极管晶片运作 时所产生的热能够通过该非导电透明导热液体在该容置空间内的循 环来被消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第一透明安装基板 在晶片安装表面上的导电接点和电路轨迹由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 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光线发射单元还包 含至少另一个发光二极管晶片和/或激光二极管晶片,这些发光二极 管晶片以”一”字型、”十”字型、或”米”字型排列在该透明安装 基板的晶片安装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所述这些发光二极管 晶片和/或激光二极管晶片可以包含红色发光二极管晶片和/或激光二 极管晶片、绿色发光二极管晶片和/或激光二极管晶片、蓝色发光二 极管晶片和/或激光二极管晶片,而且以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互相连 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荧光粉层掺杂有不 同波长的荧光粉以使激光二极管晶片能够在发光二极管晶片一次激 发其中一种合适的荧光粉时二次激发另一种合适的荧光粉,可达成两 段能阶激发来提升亮度,或单由激光二极管晶片激发更高能阶发出更 高亮度效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这些不同颜色的荧光 粉包含波长为400至470nm、500至560nm、600至620nm、及250 至380nm等的荧光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光线发射单元还包 含交流转直流电路,该交流转直流电路包含电连接到交流电源的输入 端和电连接到这些外部连接导电接脚的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第一透明基板比 该第二透明基板长,且其中,该光线发射单元还包含置于该第一透明 基板的远离该第二透明基板的末端部分的交流转直流电路,和套设于 该安装有该电路的第一透明基板的末端部分上的、具外螺纹的金属连 接头,该交流转直流电路具有与对应的导电接脚电连接的输出端,该 金属连接头适于连接到具有内螺纹的AC电源插座上,而且具有与该 交流转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的电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源封装,其中,该光线发射单元还 包含交流转直流电路,该交流转直流电路包含电连接到交流电源的输 入端和电连接到这些热导管的第二端部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育浓,未经沈育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17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需打包机的打包卡扣
- 下一篇:移动设备上的多媒体数据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