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管汽车传动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17837.0 申请日: 2009-11-11
公开(公告)号: CN102052383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1
发明(设计)人: 张义和;陈成奎;刘柯军;李庆臣;赵威;陈晓梅;郑树东;王力;周明文;李鹏;王丽君;张建振;袁立国;邹德志;段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主分类号: F16C3/02 分类号: F16C3/02;B23K35/30;B23K9/16;B23K9/095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王薇
地址: 130011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薄壁 汽车 传动轴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管汽车传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减重节能是目前汽车发展的主题之一,对于载重汽车来说,降低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多载重相应重量的货物,同时可以减少制造单车所需的原材料消耗。

汽车传动轴的主要损坏形式传动轴机件的损坏、磨损、变形以及失去动平衡,而机件的损坏主要表现为十字轴和突缘叉的断裂,出现轴管屈服和变形的损坏形式较为少见,这就为通过提高轴管用材料强度来实现薄和减重提供了可能。

在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德文特世界专利索引中查到一篇专利;专利号:WO2004040153;专利题名:“HIGH STRENGTHPROPELLER SHAFT WITH EXCELLENT DURABILITY,AND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ROPELLER SHAFT”;专利发明人:MIYASAKA AKIHIRO(JP);TOMINAGA TOMONORI(JP);HIROSHIGE ITSUROU(JP);专利内容:本专利介绍了高强度传动轴的钢管强度≥700Mpa,其表面焊有平衡片,平衡片背面经塑性变形处理,如超声波喷丸处理等,可以提高扭转疲劳性能。

在日本专利数据库中查到一篇专利,专利发明人:YAMAMOTOMITSUSACHI;FUKUI KIYOYUKI;专利号:JP7317844;文章题名:“HIGH STRENGTH DRIVE SHAFT FOR POWER TRANSMISSIONAND MANUFACTURE THEREOF”;专利内容:本专利介绍了传动轴管由抗拉强度为大于70kg/mm2的钢板成型而成,而且阐述了配重尺寸与疲劳性能的关系。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传动轴管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60-470N/mm2,抗拉强度为470-580N/mm2。根据不同的扭矩输出要求,选择不同的外径和壁厚,典型的规格有:63.5×2.5、89×5、90×3、100×4、108×7、120×6、140×6等。

据资料介绍,日本汽车传动轴用焊接钢管抗拉强度一般为500N/mm2。住友金属公司开发了抗拉强度为700N/mm2的汽车传动轴用焊接钢管,最近又成功开发了抗拉强度为800N/mm2的新产品,其含碳量均在0.20%左右,锰含量在0.70-1.40%之间。德国和瑞典的汽车传动轴管采用类似我国的20和20Mn2材料,其抗拉强度为600-750N/mm2,屈服强度在500-650N/mm2。在国家鼓励减重节能的环境下,充分挖掘汽车零部件的减重和轻量化潜力,是汽车行业材料技术人员面临的长期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管汽车传动轴的制造方法,其采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为:Rp0.2≥600MPa,Rm≥700MPa,A5≥13%;在工艺方面,通过坡口控制、焊丝选择、管叉焊接工艺参数控制以及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分布控制等,实现薄壁管汽车传动轴总成的制造,可实现减重4.4%~9.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薄壁管汽车传动轴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薄壁传动轴轴管一端套在花键套上,另一端连接有焊接叉,传动轴轴管壁厚为3.5-4.0mm。

所述的薄壁管汽车传动轴的制造方法如下:1)、焊接时焊丝选用两种,焊丝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如下:C 0.06-0.16,Mn1.0-2.0,Si 0.55-1.10,S 0-0.030,P 0-0.030,Al 0-0.10,Cu 0-0.50,Cr 0.0-0.20,Ni0-0.30,Ti0.05-0.30,余量为Fe。

焊丝的力学性能范围为:抗拉强度Rm 500-700MPa,屈服强度Rp0.2420-550MPa,延伸率A522-35%,-29℃冲击功Akv 30-120J;

焊丝直径Ф1.6mm,焊接时熔入焊接叉基体的熔合深度以1~2mm;焊缝硬度与叉基体硬度一致,波动控制在40HV之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