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芋醋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851.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青波 |
主分类号: | C12J1/04 | 分类号: | C12J1/04;C12R1/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芋 制作 工艺 | ||
1.一种山芋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以山芋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再加酒母于糖化液中使之醇化,最后加醋母制得山芋醋,具体步骤如下:
1)按下述重量份称其原料,备用:山芋干80-110份,粗谷糠40-50份,酒母40份,细谷糠160-180份,麸曲0.06份,醋酸菌种子40份,食盐3.7-8份;
2)原料处理:将山芋干粉碎成粉,与粗谷糠和细谷糠拌和,边拌边加水,使水与原料拌匀吸透;然后装入蒸锅蒸蒸煮至熟透为止;蒸煮后取出放在干净的拌料场上,过筛,除去团粒,同时翻拌冷却至30-40℃;
3)添加麸曲和酒母:撤入冷水,加水约125份,翻拌1次,再行摊平;然后将细碎的麸曲铺于熟料表面层,再将酒母均匀地撒上,翻拌均匀后,装入缸内;入缸醋的含水量为60%~70%;
4)糖化发酵:醋酷入缸后,摊平,酷温24~28℃,缸口盖上;当酷温上升至38-40℃时进行倒酷;
5)醋酸发酵:糖化发酵结束后,加入醋酸菌种子8份拌和发酵;
6)加盐:先把食盐用量的一半撒在醋酷上,用柄铲翻拌上半缸酷,移入另一缸内,次日把余下一半的食盐拌入剩下的半缸内,拌匀,合并成一缸;加盐后放2天即后熟,把没有变成醋酸的酒精及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为醋酸,同时进行酯化增进香气和色泽。
7)淋醋:用水或稀薄的醋液将醋酷中的醋酸溶出:
8)陈酿;
9)杀菌和配制:将陈酿的醋液放人澄清池沉淀,调整质量标准,加人0.1%的苯甲酸钠防腐剂;生醋需在80~90℃下加热杀菌,最后定量装坛或装瓶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芋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倒酷方法是:每10~20个缸留出一个空缸,将己升温的醋酷移入空缸内,再将下一缸倒在新空出的缸内,依次翻倒1遍;经过5~8小时,酷温又上升至38~39摄氏度;再行倒酷1次;此后,正常酷温在38~40摄氏度之间,经48小时后,逐渐下降,每天倒酷1次;至第5天,酷温下降至33~35摄氏度,表明淀粉糖化及酒精发酵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芋醋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拌合方法是在每缸中加入砻糠10千克醋酸菌种子8千克;拌和的方法采取上、下分拌,先将砻糠和醋酸菌种子一半撒在缸内,用双手将上半缸酷料进行拌匀倒入另一空缸;再将余下一半的砻糠及醋酸菌种子加入下半缸酷料内,拌匀,合并成一缸;待酷温至39~42℃,每天倒酷1次,约经12天,酷温逐渐下降;每天取样测定醋酸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青波,未经张青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草秸秆降解真菌及其菌剂
- 下一篇:一种指纹认证控制的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