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丝结构的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8834.0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匡金;祝孔维;张明敏;赵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丝结构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改进以及集成电路复杂度的提高,半导体元器件也变得更容易受各种缺陷所影响,而单个元器件如晶体管或者存储单元的失效,往往会导致整个集成电路的功能缺陷。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集成电路中形成一些可以熔断的连接线,也就是熔丝(fuse)结构,以确保集成电路的可用性。
一般而言,熔丝结构用于连接集成电路中的冗余电路(redundancycircuit),在电路出现缺陷时,将熔丝熔断,使用冗余电路来修复或取代出现缺陷的电路。熔丝结构经常用于内存中,在内存芯片生产完成时,若其中有部分存储单元出现功能问题,就可以通过熔丝结构用冗余的存储单元来取代,实现修复的目的。另外,熔丝结构还常见于可编程电路中,根据用户需要,使用熔丝结构对电路中的标准逻辑单元进行编程,用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图1至图2给出了现有技术熔丝结构形成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100,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上依次形成有熔丝结构101,第一介质层103,第二介质层104。所述半导体衬底100的材料可以是单晶、多晶、或非晶结构的硅或硅锗,所述半导体衬底100上形成有由栅极102、源极(未示出)、漏极(未示出)构成的MOS晶体管。所述熔丝结构101为多晶硅熔丝(poly fuse)或金属熔丝(metal fuse),所述熔丝结构101下方有隔离结构(未示出),所述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为硅的局部氧化法(LOCOS)或浅沟槽隔离(STI)等方法。所述第一介质层103的材料选自氧化硅、有机硅酸盐玻璃、硼硅玻璃等,所述第一介质层103内形成有栓塞103a。所述第二介质层104的材料选自氧化硅、有机硅酸盐玻璃、硼硅玻璃等,所述第二介质层104内形成有互连和通孔结构104a。根据实际工艺,所述第二介质层104内还可以形成有更多层的金属互连结构和通孔结构。
如图2所示,对所述第一介质层103和第二介质层104进行刻蚀,在所述熔丝结构101的上方形成开口。形成所述开口的目的在于:由于所述熔丝结构101一般是通过使用较大的电流或者电压来熔断,在熔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生成物,所述开口有助于排出热量和相应的生成物,防止内部电路受到损伤。
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为了防止刻蚀过程对熔丝结构101造成损伤,同时也为了防止所述熔丝结构101与空气接触被氧化,所述开口底部会残留一定厚度的第一介质层103a,所述残留的第一介质层103a的厚度视实际工艺需要而定。但是,现有技术在刻蚀过程中无法精确控制残留的第一介质层103a的厚度,如果刻蚀量过大,则会损伤到所述熔丝结构101;如果刻蚀过小,则使得所述残留的第一介质层103a的厚度偏大,在所述熔丝结构101熔断时,产生的生成物无法胀破所述残留的第一介质层103a,从而造成生成物无法向上排出,导致横向膨胀而损坏内部电路。而且,随着工艺水平和电路复杂性的提高,金属互连结构的层数逐渐增多,因此所述熔丝结构101上堆积的介质层的总厚度变得很大,使得刻蚀过程的精度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熔丝结构的形成方法,以有效控制熔丝结构上方残留的介质层的厚度,避免熔丝结构在熔断时发生横向膨胀对电路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熔丝结构的形成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熔丝结构上方残留的介质层的厚度,避免熔丝结构在熔断时发生横向膨胀对电路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丝结构的形成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熔丝结构;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熔丝结构并具有目标厚度;
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形成刻蚀终止层;
在所述刻蚀终止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
对所述第二介质层进行选择性刻蚀,在所述熔丝结构上方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底部露出刻蚀终止层。
可选的,所述目标厚度为2000至
可选的,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选自氧化硅、有机硅酸盐玻璃或硼硅玻璃。
可选的,所述刻蚀终止层的材料与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不同。
可选的,所述刻蚀终止层的材料选自氮氧化硅(SiON)、氮化硅(SiN)或富硅氧化物(SRO)。
可选的,所述刻蚀终止层的厚度为300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控节能路灯电路
- 下一篇:一种螺旋纹火管的常压热水锅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