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丛集区段的双面接通软性电路排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7465.3 | 申请日: | 200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6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崑津;卓志恒;苏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1/11;H01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丛集 区段 双面 接通 软性 电路 排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软性电路板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丛集区段的双面接通软性电路排线。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是依电路设计,将连接电路元件的电气布线绘制成布线图形,然后再以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方式,在绝缘基板上使电气导体重现所构成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述各项元件的相互电流连接,可依其电路配置情形分为单面、双面与多层板。其中以挠性基板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又称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ing Circuit,FPC),具备质轻、超薄、柔软、可挠曲、形状自由度大等优点。
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应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数字相机、手机、触控面板或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以触控面板的应用为例:触控面板依导线布线方式分为单层式及双层式,单层式触控面板及双层式触控面板的整体结构类似,由一玻璃基板及触控电路图型层所组成,且该玻璃基板上形成所有的线路,由于触控面板需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才能取得触控面板被点触坐标位置的相对电子信号,现有作为触控面板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手段,是采用形成于触控面板的电极与形成于控制电路的连接部之间夹入异向导电性橡胶或是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其中近年来为了提升触控面板与外部控制电路的导通可靠性,乃取代异向导电性橡胶而几乎改用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基本结构为一基板,基板上下两面以黏着胶固定金属线路,通常为铜箔走线。在金属线路表面以黏着胶固定一绝缘层以全面覆盖金属线路,造成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不易弯折,故常会设置有一弯折区段。但以目前业界所具有的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其虽有上下导电接触点的设计,用以供触控面板的玻璃基板及触控电路图型层的电极压合连接,但因传统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本身不易弯折,就算是具有弯折区段的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如遇到同时具有转轴结构的电子产品时,例如:同时具有触控及旋转屏幕功能的手机、数字摄影机,其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本体或弯折区段就极易与转轴结构磨擦进而发生毁损或故障的现象,连带使得信号传输及转轴结构的操作受到影响。
再者,随着电子产品日趋轻薄短小,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可布线区域缩小且其线路也越来越密集,加上电子产品所需要元件越来越多,故传统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即使有弯折区段也会对于产品中的元件因无法闪躲而造成压迫或是磨擦进而加速产品中的元件毁损或是故障的现象发生。
缘此,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具有丛集区段的双面接通软性电路排线,用以改善现有传统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所遭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具有丛集区段的双面接通软性电路排线,包括有一软性电路基板、一第一导电路径、一第二导电路径、复数个第一导电接触区及复数个第二导电接触区。软性电路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其沿着一延伸方向包括有一第一连接区段、至少一第二连接区段及一连接于第一连接区段及第二连接区段的丛集区段,丛集区段由复数条沿着延伸方向所切割形成的丛集线所组成。
第一导电路径形成在软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表面,并延伸通过丛集区段的其中一丛集线,而第二导电路径形成在软性电路基板的第二表面,并延伸通过该丛集区段的其中一丛集线。
复数个第一导电接触区彼此间隔地布设于软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区段的第一表面,各个第一导电接触区经由丛集区段的其中一导电路径延伸至第二连接区段,而复数个第二导电接触区彼此间隔地布设于软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区段的第二表面,各个第二导电接触区经由丛集区段的其中一导电路径延伸至第二连接区段。
于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贯孔结构可贯通在软性电路基板的第一连接区段、丛集区段及第二连接区段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贯孔结构的内壁面形成有一导电材料,以使选定的第一导电路径与第二导电路径电连接,并进一步使得第一导电接触区或第二导电接触区可经由选定的第一导电路径、贯孔结构或第二导电路径连接至第二连接区段,以达到信号跳线的目的。
经由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由于双面软性电路排线包括有第一导电接触区、第二导电接触区分别布设在软性电路基板的上下表面,以及复数条沿着软性电路基板的延伸方向所切割形成的丛集线,每一条丛集线呈现可独立自由弯折的特性,此一技术能有效改善传统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如用在同时具有触控面板及转轴结构的电子产品时,所遭遇到的问题,避免传统双面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本体或弯折区段与转轴结构磨擦而发生毁损或故障的现象,且亦不会连带使得信号传输及转轴结构的操作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易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7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