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菱鲆荧光标记微卫星六重PCR家系识别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03303.2 申请日: 2009-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1638692A 公开(公告)日: 2010-02-03
发明(设计)人: 王伟继;阮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G01N21/76
代理公司: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袁和善
地址: 266071***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菱鲆 荧光 标记 卫星 pcr 家系 识别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是一种大菱鲆荧光标记微卫星六重PCR家系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大菱鲆(Scophtha lmus maximus L.)又名多宝鱼,是原产欧洲的一种优质海水养殖品种。我国于1992年引进养殖,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大菱鲆良种选育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子标记为微卫星。常规微卫星检测技术为单对引物进行单个位点的PCR扩增,其产物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检测,效率低,周期长。微卫星多重PCR是基于常规PCR技术,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特异性的微卫星引物,针对特定模板进行多个微卫星目的片段的PCR技术。大菱鲆多重PCR检测技术的特点是效率高、周期短,可以有效利用少量模板,提高微卫星标记大菱鲆遗传多样性分析、个体系谱识别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效率。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大菱鲆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发明及相关报道。与本发明类似的专利申请有“中国对虾微卫星三重PCR家系识别技术”(孔杰,高焕,申请号:200510042402、9)。该专利将开发的三对中国明对虾微卫星引物纳入到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利用片段大小区分不同产物。其优点在于三重PCR提高了效率;缺点在于三重PCR提高的效率有限,不同目的片段的PCR产物靠目测难以区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不同荧光标记的引物组合,结合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一个大菱鲆六重微卫星PCR反应及检测体系。为大菱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高效、准确的微卫星标记检测技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法实现的:本发明利用三种荧光(6FAM,HEX和NED)对六对引物根据其PCR扩增产物大小进行了两两标记。利用引物设计软件排除这六对引物在PCR反应过程中形成二聚体的可能,组合这六对引物于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反应体系中包括ROX荧光分子内标。调整PCR反应体系,建立这六对引物可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的参数和合适的PCR反应程序。PCR产物经ABI3130或类似基因分析仪根据荧光标记进行大菱鲆六个微卫星位点分析。相同荧光标记的产物通过片段大小进行判断,对大菱鲆不同家系进行区分或者进行个体间及亲子之间的识别和鉴定。六对微卫星引物的序列如下:

YSKr01正向序列为(5‘-3’)CGAGTCAACAGCCATCAAGC,反向序列为(5‘-3’):AGGTGGTGGACCGTTCAAGT;

YSKr02正向序列为(5‘-3’)TCGTTGCCGTAGAAACCATC,反向序列为(5‘-3’):CTGTCTGGAGCCCAAACCT;

YSKr19正向序列为(5‘-3’)TTGTGGTGCTGTGAATGTGTG,反向序列为(5‘-3’):AGTGTTATGATATGTGGAGGC;

YSKr29正向序列为(5‘-3’)GCCTTGCTGTGATTCTTTG,反向序列为(5‘-3’):AGTGCTGCTTGTCTCTTGTG;

YSKr39正向序列为(5‘-3’)GAGGGTTGTTATTGTGGAG,反向序列为(5‘-3’):GAGGACAAAGTGACGACG;

YSKr61正向序列为(5‘-3’)CACCTCACTGCCCACTGA,反向序列为(5‘-3’):TCTGGATGTTTCTCTGACTT;

本发明的特点和效果:本方法将需要分别进行六次的大菱鲆微卫星PCR扩增和检测,整合为一次的六重PCR反应体系和一次的产物检测,可大大提高大菱鲆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效率,组合的六重PCR技术的大菱鲆单亲排除率为99.63%,个体识别力99.99%。结合三种荧光标记,可提高产物分辨程度,避免常规检测中由于不同位点产物片段大小接近时无法有效区分的弊病。利用该六重PCR反应体系进行大菱鲆微卫星标记检测,可以大大节约包括PCR实验耗材、PCR试剂、电泳检测及时间成本等各项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