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氢噻吩-3-酮的制备方法和中间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3259.5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蒋晨;汤启明;郭子维;周旭东;梁杰;陈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33/32 | 分类号: | C07D333/32;C07C43/12;C07D317/16;C07D31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牛利民 |
| 地址: | 40125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制备 方法 中间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替卡西林钠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及其中间体。
背景技术
替卡西林钠是由英国Beecham公司开发的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自1986年在美国、新西兰等国上市以来,目前已被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典等收载。其化学名称为:(2S,5R,6R)-3,3-二甲基-6-[2-羧基-2-(2-噻吩基)乙酰胺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二钠盐,结构式如下:
因本品具有疗效高、副作用低等优势,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其稳定性差,对环境的湿度和酸碱度都比较敏感,生产上难度比较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尤为重要。
目前替卡西林钠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两条:1)以氯乙酰氯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2-(3-噻吩基)丙二酸(酯),再与6-APA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此方法具有成本高、收率低的特点,而且伴随的副产物多,因此在生产上并不适用;2)以丙烯酸甲酯(乙酯)为起始原料,碱性条件下成环水解,经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合成目标产物。此路线较为简洁,涉及反应经典,但是以丙烯酸甲酯(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四氢噻吩-3酮具有诸多缺点(后续内容将做详述),因此选择合适的工艺生产四氢噻吩-3-酮极其重要。而且,作为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在食品添加剂中也被大量使用,市场需求量极大。
四氢噻吩-3-酮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Paul Karrer等人在1946年授权的美国专利US2408518中公开了如下的四氢噻吩-3-酮的合成方法。申请者以1-氯-4-碘丁酮与硫化钠直接发生成环反应即得目标产物,此方法成本高,涉及的原料1-氯-4-碘丁酮制备困难,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在J.Am.Chem.Soc.1957,79,1972-1975一文中,作者以巯基乙酸乙酯和丙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Michael加成,Dickemann环合,酸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即得到四氢噻吩-3-酮。
此方法报道较早,是所有文献报道中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最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起始原料巯基乙酸乙酯/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乙酯的刺激性较大,不利于车间生产,并且使用乙醚做溶剂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加上总收率也仅有40-50%,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尽管该路线被国内外广泛采用,但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欧洲专利EP0127121也报道了一种合成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它是以巯基乙酸和丙烯酸为起始原料,在醋酸铵催化下得到Michael加成产物,在氢氧化钡作用下环合,然后高温脱羧。
Recueil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89(9/10),1160-1168,1964一文中也报道了同样的方法,收率只有44%。此路线虽然较短,但是有几个不足之处:反应用到大量的氢氧化钡,必然要产生剧毒的钡盐,并且生成大量的黑色聚合物,不易处理,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而且250℃的高温条件在生产上过于苛刻。
综上所述,开发一条能真正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四氢噻吩-3-酮工艺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合成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它具有操作简单、收率较高、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一条适合工业化大量生产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条合成替卡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新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四氢噻吩-3-酮合成的中间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替卡西林钠重要中间体四氢噻吩-3-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氯乙酰氯和乙烯在路易斯酸催化剂(例如三氯化铝、氯化锌、三氟化硼等)催化下反应,生成1,4-二氯丁酮;
b)用有机醇R1OH和R2OH或者HOR1-R2OH或者此类醇的TMS(三甲基硅基)醚,酸酐,原甲酸三甲酯(乙酯)等保护1,4-二氯丁酮的酮羰基,得到式I化合物,这里,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式I中Z是不存在,或者是R1与R2间的单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福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苯酚纯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