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调制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0008.1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荣;蒋玉龙;茹国平;屈新萍;李炳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包兆宜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调制 tin sub 金属 函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调节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方法。本方法将金属材料铝通过退火或者共溅射的方法引入到TiNx金属栅电极薄膜中,导致TiNx/栅介质界面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TiNx金属栅电极功函数得到有效的调节。
背景技术
在CMOS集成电路工艺中,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要求栅介质厚度不断减小,而栅极漏电流随着栅介质厚度的减小呈指数增大,这就使得高K介质材料的使用成为必然。传统的多晶硅栅电极由于与高K介质存在兼容性(如费米能级钉扎)等问题需要有另一种新型的材料来替代。为适应未来集成电路工艺发展的需求,金属栅的采用成为了一种必然。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金属栅方面的方案正在被广泛研究。
TiN由于具有电阻率较低、比较稳定的化学特性(热稳定和抗蚀性好)、功函数较高(4.7eV~5.1eV之间)等优点被广泛研究,而且已经被验证很适合直接用来做PMOS栅电极的材料。在CMOS工艺中希望该种材料能同时做PMOS和NMOS的栅极,需考虑怎样调制栅极的功函数往衬底硅导带方向偏移,以满足NMOS对栅电极的要求。通常调制栅极功函数的方法主要有杂质离子注入、合金技术等,因此,需要一种功函数相对比较低的材料来调制TiNx栅电极的功函数,使其对应的费米能级往衬底Si的导带边移动。金属Al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低的功函数(4.25eV)以及工艺简单,常用于作为调制TiNx栅电极功函数的材料,因此使得通过铝来调制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方法成为可能。目前的技术是在已经淀积好的TiNx金属栅薄膜上再淀积一层铝,观察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退火后Al/TiNx金属栅叠层结构的变化,利用上述变化对TiNx金属栅电极功函数的调制作用,调节栅极功函数;或者直接采用钛靶和铝靶在含氮气气氛下共溅射的方法获得AlxTiyN1-x-y合金化合物金属栅,通过改变铝靶上所加的功率来改变AlxTiyN1-x-y合金化合物薄膜中铝的含量,将栅极功函数调节到需要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调制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新方法,本方法通过退火 或者共溅射的方法把铝引入到TiNx金属栅电极薄膜中,致使TiNx/栅介质界面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的调节TiNx金属栅电极功函数到衬底Si的导带边。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调制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热退火或者共溅射的方法把铝引入到TiNx薄膜中。具体而言,本发明方法包括:在衬底硅上生长完所需厚度的栅介质后用正胶对材料进行光刻,光刻完之后,在淀积TiNx薄膜之前用氧气等离子体对材料进行反应离子刻蚀(RIE),打掉图形处残留的正胶底膜,之后在已经光刻好的图形上淀积一定厚度的TiNx薄膜,然后采用下述方法把铝引入到TiNx薄膜中,实现TiNx金属栅功函数的有效调节:一是在TiNx薄膜上再淀积一定厚度的铝,两层薄膜都淀积好之后,对材料进行去胶(材料放在丙酮里用超声波振动也称为liftoff)处理,形成Al/TiNx/栅介质层/衬底Si结构;二是直接采用钛靶和铝靶在含氮气气氛下共溅射的方法获得AlxTiyN1-x-y合金化合物金属栅,形成AlxTiyN1-x-y/栅介质层/衬底Si结构。形成Al/TiNx/栅介质层/衬底Si结构后分别对各组MOS结构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退火,观察Al/TiNx金属栅叠层或者AlxTiyN1-x-y化合物薄膜结构在热的效应下发生的变化,最后通过C-V测试来提取栅极的功函数。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