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闩锁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244.6 | 申请日: | 200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单毅;唐成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7 | 分类号: | H03K19/007;G05F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靖靓;李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闩锁(Latch-up)的电路。
背景技术
闩锁效应,又称寄生可控硅整流器(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效应或寄生PNPN效应。在整体硅的CMOS晶体管下,不同极性掺杂的区域间都会构成PN结,而两个靠近的反方向的PN结就构成了一个双极结型晶体三极管(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因此,CMOS晶体管的下面会构成多个三极管,这些三极管自身就可能构成一个电路,这就是MOS晶体管的寄生三极管效应。如果电路偶尔出现了能够使三极管导通的条件,例如过压、大电流、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等,这个寄生电路就会极大的影响电路的正常运作,使包含有CMOS器件的核心电路(core circuit)承受比正常工作大得多的电流,可能会使电路迅速的烧毁。闩锁状态下,在电源(VDD)与地(GND或VSS)之间形成短路,造成瞬间大电流和电压瞬间降低。
闩锁效应在大线宽的工艺上作用并不明显,而线宽越小,寄生三极管的反应电压越低,闩锁效应的影响就越明显。因此,与大尺寸集成电路相比,现今采用深亚微米制造工艺制造的CMOS集成电路更容易受到闩锁效应的影响而损坏。
现有技术中,一种版图级(Layout)的防止闩锁的方法如图1所示,在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间加P+保护环(guard-rings)G11和N+保护环G12,这种方法会增加阱接触(well contacts),并且增大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间的布局面积。还有一种工艺级的防止闩锁的方法如图2,采用绝缘体上硅(SOI,Silicon on Insulator)技术,其是在硅衬底S1和器件层L1之间引入一层埋氧化层(Buried Oxide)B1,这种方法会增加工艺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闩锁的电路,以防止CMOS集成电路受到闩锁效应的影响而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止闩锁的电路,包括:电流镜、第一电阻、第一反相器和开关晶体管,其中,
所述电流镜,输入工作电源和接地电源之间的电流,输出镜像电流;
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电源和所述电流镜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镜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晶体管连接在电源和核心电路之间,其栅极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电源和核心电路。
可选的,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工作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并连接核心电路接工作电压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接地电源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所述开关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源极连接接地电源,漏极连接核心电路接地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电流镜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接接地电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并连接核心电路接地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工作电源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之间;所述开关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工作电源,漏极连接核心电路接工作电压的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路级的防止闩锁的方法,通过电流镜检测电源间的电流,并通过电阻将检测的电流转换为电压,在检测到电源间产生大电流时,转换得到的电压会关闭连接在电源(工作电源和/或接地电源)和CMOS集成电路(核心电路)之间的开关晶体管,即关闭电源至CMOS集成电路的通路,以此切断CMOS集成电路的电流路径,这样大电流就不会流入CMOS集成电路,从而防止了CMOS集成电路受到闩锁效应引起的大电流影响而损坏。
与现有的版图级的防止闩锁的方法相比,上述技术方案的电路结构简单,占据的布局面积较小,同时也不会增加阱接触;与现有的工艺级的防止闩锁的方法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也不会增加工艺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布局级防止闩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工艺级防止闩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止闩锁的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防止闩锁的电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防止闩锁的电路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展地按键的扫描方法
- 下一篇:具有集成位线电容的NAND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