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及所得产品及其包合物和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6969.X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龙;任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37 | 分类号: | A61K36/37;A61K47/48;A61P29/00;A61P37/06;A61P19/02;A61P19/04;A61P13/12;A61P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0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提取 方法 所得 产品 及其 包合物 药物 组合 | ||
1.一种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雷公藤和吸附剂的粉碎的均匀混合物上硅胶柱,加氯仿浸渍,之后再用氯仿洗脱至洗脱液至无色,然后用质量比为4.5∶95.5~10∶90的乙醇氯仿混合液洗脱,收集乙醇氯仿洗脱液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为硅胶、中性氧化铝、纤维素或硅藻土;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大小为100~200目;所述的雷公藤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0.8∶1.5~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为层析用硅胶;所述的吸附剂的粒径大小为200目;所述的雷公藤与吸附剂的质量比为1∶1.2~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和吸附剂的粉碎的均匀混合物由下述任一方式制得:将雷公藤原料粉碎后再与吸附剂均匀混合,或者将雷公藤原料与吸附剂均匀混合后再粉碎;其中,所述的粉碎后的粒径大小为100~200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和吸附剂的粉碎的均匀混合物与硅胶柱中的硅胶的质量比为1∶1.5~1∶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氯仿浸渍步骤中,所述的氯仿为药用氯仿;所述的氯仿的用量为氯仿与硅胶柱中的固体物料的体积比值为1.05;所述的浸渍的时间为12~48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氯仿混合液中,乙醇与氯仿的质量比为4.5∶95.5~5∶95;所述的洗脱为洗脱至乙醇氯仿洗脱液为无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和吸附剂的粉碎的均匀混合物与硅胶柱中的硅胶的质量比为1∶1.5;所述的浸渍的时间为24小时;所述的乙醇氯仿混合液中,乙醇与氯仿的质量比为5∶9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乙醇氯仿洗脱液之后,除去溶剂,获得雷公藤多甙固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制得的雷公藤多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雷公藤多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公藤多甙主要成分含量为: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为6.5~8.5μg/mg;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为1.0~4.0μg/mg;雷公藤红素的含量为10.0~14.5μg/mg;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35~0.55mg/mg。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雷公藤多甙提取方法制得的雷公藤多甙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方法制得:将含有雷公藤多甙的乙醇氯仿洗脱液加入质量百分比为3%~8%的β-环糊精水溶液中,搅拌至雷公藤多甙与β-环糊精充分包合,冷却,取其中固体沉淀即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糊精的用量为雷公藤原料重量的1/50~1/25;所述的搅拌时的条件为:温度10~60℃,搅拌时间为0.5~2.5小时。
15.一种雷公藤多甙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雷公藤多甙和/或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雷公藤多甙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糊精、磷酸氢钙、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硬酯酸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各成分:1份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雷公藤多甙,1~4份的淀粉,0.1~0.5份的糊精,2~6份的磷酸氢钙,1~2份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以及质量百分比0.5~1.5%的硬酯酸镁;或者1份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雷公藤多甙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0.05~0.1份的淀粉,0.5~2份的磷酸氢钙,0.1~0.5份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以及质量百分比0.5~1.5%的硬酯酸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9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袋式全自动包装机的子夹间距调节装置
- 下一篇:可充电吸尘式手持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