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6854.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94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显微 薄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沥青粉碎成微粒状态;
S2,将沥青微粒置于一块载玻片上;
S3,对置有沥青微粒的载玻片进行加热脱水5~15min,加热温度为90~100℃;
S4,脱完水后提高加热温度至100~130℃,使作为分析样品的沥青微粒软化融熔;
S5,在融熔的分析样品上放上一块盖玻片,在盖玻片上方对准分析样品处加一个平整重物对处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分析样品加压,使所述分析样品呈薄片状;
S6,提高加热温度至120~150℃,使受压的分析样品保温10~20min,之后停止加热,卸下平整重物;
S7,分析所述分析样品有无气泡,对无气泡的分析样品进行自然冷却,制得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各微粒的粒度小于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载玻片上的沥青微粒为4~8mg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的方式或采用烘箱加热,或采用红外灯照射加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的平整重物为10~50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中的薄片厚度为30~5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显微薄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7中,对有气泡的分析样品采取以下步骤:
S71,滑动所述盖玻片,以消除气泡;
S72,观察所述分析样品还有无气泡,对无气泡的分析样品进行自然冷却,制得薄片;
S73,无法消除气泡时,则继续在所述步骤S6的温度下加热并滑动所述盖玻片以消除气泡;
S74,继续观察分析样品还有无气泡,对无气泡的分析样品进行自然冷却,制得薄片;
S75,如果还有气泡需重新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大功率电动汽车电源系统
- 下一篇:箱式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