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物新增立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6705.4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1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新增 立柱 方法 | ||
1.一种建筑物新增立柱的方法,包括在底板上生根连接立柱(1)、穿越楼板(2)和穿越横梁(3)三步骤,楼板(2)架设在横梁(3)之上,其特征是:
在底板上生根连接立柱(1)时,立柱(1)与底板之间采用植筋方式,锚固长度为植筋所用钢筋直径的15倍,
穿越楼板(2)时,将楼板(2)中和立柱(1)截面重叠部分(21)的混凝土凿去,保留钢筋,
穿越横梁(3)时,按横梁(3)的截面宽度分两种情况施工:
当横梁(3)的截面宽度小于800mm时,在横梁(3)和立柱(1)截面重叠部分靠近边缘处开贯通横梁(3)的钢筋孔(31),在重叠部分每一边开1~5个钢筋孔(31),钢筋孔(31)内穿入立柱(1)的钢筋,
当横梁(3)的截面宽度不小于800mm时,在横梁(3)和立柱(1)截面重叠部分靠近边缘处,采用上下植筋的方式予以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新增立柱的方法,其特征是:穿越楼板(2)时,立柱(1)和楼板(2)之间的结合处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新增立柱的方法,其特征是:穿越横梁(3)时,立柱(1)和横梁(3)之间的结合处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横梁(3)表面与立柱(1)的接触面予以凿毛处理,凿毛处理是将横梁(3)表面的混凝土凿去一层且不使混凝土内主筋外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7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