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花甜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6187.6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莫子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02 | 分类号: | A23L1/302;A23L1/307;A23L2/40;A23L2/39;A23L1/28;A23L2/60;A23L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菊花 甜茶泡腾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 以甜茶和菊花等为主要活性组分的泡腾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保健食 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是一种蔷薇科四季生长的灌木 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主产于广西,通常生长于海拔500 米~1000米山区,由于其叶味甜,具有保健作用,广西民间常作茶饮 用,故名“甜茶”。甜茶在民间除当茶饮用外,也作为甜味剂加工食品, 还可入药,有清热、润肺、消肿、止血和止咳的功效。广西甜茶是一 种天然甜味饮料,其味甘甜、清香,在日本,饮用甜茶作为防治花粉病 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甜茶对花粉过敏及其它鼻炎、 皮肤炎等的防治有明显疗效。甜茶含天然甜茶苷及多酚类、黄酮、氨 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高 血压、糠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可长期饮用,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是 高温作业者的理想饮料。
近年来,国年有关学者对广西甜茶的生物学、毒理学进行了研究 证实,甜茶为一种高甜度、无毒性的植物,动物服用安全范围大,对 生产发育、造血系统、肝肾功能无妨碍,也未见对动物心、肝、脾、 肾、脑等主要脏器有实质性的损害和蓄积中毒反应,甜茶叶中产生甜 味主要是甜茶苷,为斯替维醇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四环二萜甙,分子 式C22H50O12,在化学结构上与甜叶菊甙相似。甜茶甙的甜度约为蔗糖 甜度的200倍以上,是一种低热值、甜度高、食用极为安全的天然甜 味剂。
菊花中含有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黄酮类有木犀 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又含丰富的叶黄素。服用叶 黄素对视疲劳有缓解作用,改善眼睛疾病的症状。菊花水提取物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的抑制活性强于 挥发油;并有抗炎、抗氧化、镇痛活性,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投入水中会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促使整个片剂在短时间内溶解,有效成分 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有利于人体吸收,与液体制剂相比,携带 更为方便。将甜茶和菊花等制成泡腾片特别适合用于儿童、老年人和 喜爱低热量食品的人群,作为一种新型的方便携带可以用冷水即时冲 饮的固体饮料饮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甜茶和菊花的天然提取物为主要 原料,利用泡腾片化方法制成的不添加糖的保健品泡腾片。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甜茶粉 5~15%
菊花提取物 10~18%
维生素C 2~6%
食用固型剂 22~30%
有机酸 16~24%
碳酸氢钠 18~26%,
氯化钠 0.5~2%,
润滑剂 0.5~2%
所述的甜茶粉为以甜茶叶为原料提取的甜茶苷含量为 40~90%质量分数的甜茶提取物,甜茶粉还可以用罗汉果粉、甜 叶菊粉替代,制备方法与甜茶粉相同;
所述的菊花提取物为杭白菊、野菊花为原料的提取物;
所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
所述的食用固型剂为变性淀粉、β-环糊精或麦芽糊精;
所述的润滑剂为富马酸、硬脂酸镁或滑石粉。
所述的碳酸氢钠可用碳酸钠替代。
一种菊花甜茶泡腾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准备
(a)、菊花提取物的制备
选取菊花经清洗后,添加0.4%~0.6%柠檬酸进行护色, 80~90℃,每次浸提30~60min,浸提两次,过滤后,将浸提液 浓缩到固形物含量为30%~60%,采用微胶囊技术,以浸提液 浓缩液质量分数5~15%的食用固型剂为壁材添加到菊花浸提 浓缩液中,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料速度为0.9~1.5L/h,进口 温度为105~125℃,出口温度为80~90℃,得到的菊花提取物 冷却备用;
(b)、甜茶粉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