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花甜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6187.6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莫子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1/302 | 分类号: | A23L1/302;A23L1/307;A23L2/40;A23L2/39;A23L1/28;A23L2/60;A23L2/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菊花 甜茶泡腾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所述的甜茶粉是以甜茶叶为原料提取的甜茶苷含量为40~90%质 量分数的甜茶提取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菊花提 取物为野菊花或杭白菊为原料的提取物粉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 为柠檬酸、苹果酸或酒石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用固 型剂为变性淀粉、β-环糊精或麦芽糊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 为富马酸、硬脂酸镁或滑石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 钠可以用碳酸钠替代。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菊花甜茶泡腾片,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的准备
(a)、菊花提取物的制备
选取菊花经清洗后,添加0.4%~0.6%柠檬酸进行护色, 80~90℃,每次浸提30~60min,浸提两次;过滤后,将浸提液 浓缩到固形物含量为30%~60%;以浸提液浓缩液质量分数 5~15%的食用固型剂为壁材添加到菊花浸提浓缩液中,进行喷 雾干燥,控制进料速度为0.9~1.5L/h,进口温度为105~125℃, 出口温度为80~90℃,得到菊花提取物冷却备用;
(b)、甜茶粉的制备
用甜茶叶为原料,经干燥、除去枝及梗、粉碎后,称取甜 茶叶样品放入提取容器中,用8~15倍体积的蒸馏水对其进行 提取,加热至60~80℃,过滤,然后上层析柱对提取液纯化, 层析柱的树脂选择包括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纯化步骤:
①、预先对树脂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好的树脂湿法装柱;
②、用水将冲洗,将预处理溶剂赶尽,液面高于树脂,保持树 脂不能脱水;
③、将提取的甜茶原液上层析柱,上样量以原液固形物干燥 含量计,取树脂重量的1~3%;
④、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流出液无色;
⑤、用40%~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⑥、收集液进行浓缩,除去乙醇和水,浓缩到固形物含量为 20~50%;
⑦、将获得的浓缩收集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料速度为 0.9~1.5L/h,进口温度为105~130℃,出口温度为75~90 ℃,得甜茶苷含量为40~90%质量分数的甜茶粉,甜茶粉 冷却后备用;
(c)、维生素C、食用固型剂、有机酸、碳酸氢钠、氯化钠、润 滑剂均为市售产品;
(2)、混料
将步骤(1)准备好的碳酸氢钠、氯化钠和12%的食用固型剂 在混料前进行干燥粉碎,并过40目筛,再经紫外线杀菌 10~15min,然后逐一加入容器中进行混料,混料时间为 20~40min,得混合料A;
再将步骤(1)准备好的甜茶粉、菊花提取物、维生素C、 剩余的食用固型剂、有机酸在混料前进行干燥粉碎,并过40 目筛,再经紫外线杀菌10~15min,然后逐一加入容器中进行混 料,混料时间为20~40min,得混合料B;
(3)、制粒
向步骤(2)混合好后所得的混合料A及B料中分别加入其 混合原料总重量的5~8%的水,混合10~15min,然后分别将充 分混匀的物料放入制粒机中制粒,制粒筛网采用20~40目,分 别得到偏碱性和偏酸性两种颗粒;
(4)、干燥
将经步骤(3)制粒后所得的偏碱性和偏酸性两种颗粒分 别放入温度为50~65℃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将原料铺成厚约 5~8mm,干燥的时间30~90min;
(5)、整粒及混粒
步骤(4)原料颗粒干燥后,分别取出冷却,并把偏碱性 和偏酸性两种颗粒依次分别经20目和40目筛进行整粒,然后 加入0.5~2%润滑剂,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
(6)、压片
将步骤(5)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后,用压片机冲头和底模 的配合的磨具,将物料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即得压片;
(7)、消毒、包装
将步骤(6)所得的压片经紫外线杀菌,在无菌包装间中 进行包装,即得一种菊花甜茶泡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